-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吳有性
道醫人物2017-10-16
吳有性(1561~1661?),字又可。吳縣(今江蘇蘇州)洞庭東山人,明代多次溫疫流行,是推動吳氏研究溫疫的客觀動因。當時醫學界“守古法不合今?薄ⅰ耙越癲〖蜆攀欏保災巒都廖扌У南窒螅坑辛Φ贗貧伎跡苛業納緇嵩鶉胃校顧魴奶剿魑虜 N烈吡饜校笆筆ξ笠隕撕ㄖ沃闖⒓洳淮病保幸蚴е尾患捌詼勒擼型鎂埂⒐ゲ故蚨勒摺S幸郊壹壞劍輩∮沒閡⑶ㄑ傭勒擼氨缺冉允恰保刮饈賢蔥募彩祝?642年寫成《瘟疫論》…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張介賓
道醫人物2017-10-16
張介賓(1563~1640),字會卿,號景岳,又號通一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原籍四川綿竹,其先于明初軍功世授紹興衛指揮,遷浙江會稽。父張壽峰為定西侯客,14歲隨父進京,學醫于京畿名醫金英(夢石),得其傳,青年時期未以醫為業,從軍。因無成就,返京師,專心子醫術。張氏醫名噪京師。“時人比之仲景、東垣”。 張氏早年崇丹溪陽有余陰不足之說,中年后,以《內經》“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為據,并受張元素影響,轉而抨擊丹溪,“醫法東坦、立齋”。受…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沈之問
道醫人物2017-10-16
沈之問,生卒年不詳,生活于十六世紀。自號花月無為道人。籍里履歷俱不詳。撰有《解圍元藪》,該書乃沈氏望祖父沈恰梅、父沈史軒和他本人三代相傳之資料及臨證經驗而成。書成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是關于麻風病的專著。該書對麻風病因、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提出了許多精辟見解,內容相當豐富,沈氏在學術上尊古不泥,主張“后人不可泥于紙上之語”。對方藥“隨集隨證”,“旁搜考試驗而奇異者,始錄”。治學嚴謹,對麻風的診治及病因認識作出了一定…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葉天士
道醫人物2017-10-16
葉天士,名桂,號香巖,又號上律老人。江蘇吳縣人,約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 葉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古訓。不管什么人,只要比自己有本事的,他都希望拜之為師。這樣,他的老師有長輩,有同行,有病人,甚至有端中的和尚。當他打聽到某人善治某病,就欣然前往,學成后才離去。從十二歲到十八歲僅僅六年,他除繼家學外,先后踵門求教過的名醫,就有十七人。葉天士的虛心求教,“師門深廣”,確…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徐大椿
道醫人物2017-10-16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業,字靈胎,晚號洄溪老人。江蘇吳江松陵鎮人。祖父除(钅九),康熙十八年(1679)鴻詞科翰林,任檢討職,纂修明史。父徐養浩,精水利之學,曾聘修《吳中水利志》。大椿白幼習儒,旁及百家,聰明過人。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醫學,攻研歷代名醫之書,速成深邃。懸壺濟世,洞明藥性,雖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大椿精勤于學,平生著述甚豐,皆其所評論闡發,如《醫學源流論》(1757)、《醫貫砭》(1767)、《蘭臺軌范》(1…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陳修園
道醫人物2017-10-16
陳念祖(1766~1823),字修園。一字良有,號慎修,福建長樂湄村人。祖父陳居廊,博學通醫。父陳廷啟,號二如,早逝。幼家貧,刻苦習儒,兼習古代醫典,尤推重仲景之書。早年肄業于福州鰲峰書院,乾隆五十一年(1786)補諸生。此后曾隨泉州名醫蔡茗莊(宗玉)學。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舉人,宴寓京師,時刑部郎中伊朝棟中風,不省人事,手足偏廢,湯米不入口者十余日,群醫皆云不治。修園治之,大劑而起,聲名大震,求治者日盈其門。又次年,除授河北威縣知…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王清任
道醫人物2017-10-16
王清任(1768~1831),字勛臣,河北省五田縣人。曾祖王凝機為歲貢生,后因不肯投充,而設藥肆托于醫。清任初為邑武癢生,納粟得千總銜。為人剛直磊落,凡事主正義,在鄉鴉鴻橋河東村開小藥鋪時,立匾額曰“正中堂”,故意小書“中”字,以譏縣衙,因而受到迫害。只好流落他鄉行醫。其約于廿歲左右習醫,即發現“古人臟腑論及所繪之圖,立言起處自相矛盾”。十年間存更正之心而無腑腑可見。直至1797年四月初旬,游醫于灤州稻地鎮,見諸義家中尿小兒因染…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王士雄
道醫人物2017-10-16
王士雄(1808~1867),字孟英,號夢隱(一作夢影),又號潛齋,別號半癡山人,睡鄉散人、隨息居隱士、海昌野云氏(又作野云氏),祖籍浙江海寧鹽官,遷居錢塘(杭州)。曾祖王學權精于醫,著《重慶堂隨筆》即為士雄之誕年,樂而作之。其思想開放,接受西說,作匯通之論,后亦影響及于士雄。祖父王國祥、父親王升亦業醫,但士雄早年失怙,十四歲喪父,歷經貧困,二十余至金華充任鹽行會計。因酷嗜醫學,稍有余暇輒披閱方書,故亦精于家學。后寓常山縣,道光十…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費伯雄
道醫人物2017-10-16
費伯雄(1800~1879),字晉卿。江蘇省武進縣孟河鎮人。費伯雄生長在世醫家庭,家學淵源,先儒后醫。懸壺執業不久,即以擅長治療虛勞馳譽江南。道光年間(1821~1851)曾兩度應召入宮廷治?O群籩瘟蘋侍蠓斡負偷攔饣實凼б糝ぃ〉孟孕АN嘶翊拓葉詈土頻榔洹笆腔罟幀薄V料譚?1851~1861)時,費氏醫名大振,遠近求醫者慕名而至,門前時常舟楫相接,孟河水鄉小鎮此時也以醫藥業發達而成為一個繁盛地區。費氏博學通儒,醫術精湛,人稱其…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唐宗海
道醫人物2017-10-16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縣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三甲第35名進士,授禮部主事。唐氏早年已有很高明的醫療技術,以行醫為業。嗣后,遷居京、滬、粵等地。暮年返回家鄉,在彭縣故世。 唐宗海擅長內科,對各種出血病證研究尤深。在具體措施上,他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大法,充實、發展了中醫學的氣血理論,并為后人治療出血病證開辟了新的途徑。唐宗海試圖將中西醫學理論互相融會貫通,“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衷歸一是”。唐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