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曲可防冠心病
欄目分類:草藥 發布日期:2018-09-02 瀏覽次數:次
3月初,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一項研究證實,傳統中藥紅曲可有效降低血脂,療效和西藥不相上下。
這項研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的陸宗良教授主持,調查了65家醫院的4800多名病人,每人接受平均4年的跟蹤觀察。
結果顯示,紅曲使他們患冠心病的危險降低45%,患病后的死亡率也降低了33%。
其實紅曲就是紅曲菌與大米發酵后制成的純天然食品,狀如碎米,呈長卵形、類圓柱形或不規則的顆粒,外表棕紅色或紫紅色,有微酸氣味,用于食品著色,如叉燒肉和烤鴨的誘人紅色就少不了它。
紅曲還是久負盛名的中藥材,使用歷史悠久。13世紀,元朝飲膳太醫忽思慧撰寫的《飲膳正要》記載了藥用紅曲“味甘、性平、無毒,健脾、益氣、溫中”。此外,《本草綱目》、《本草從新》等著作中都有記述,中醫將紅曲的功效歸納為健脾消食,活血化淤:“活血化淤”的根本是紅曲能有效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健脾消食”是指紅曲在人體消化系統發揮作用,能促進脂質代謝。
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國內外許多學者就開始對紅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日本學者遠藤章等人從紅曲中分離出一種能降低人體血液膽固醇的有效物質,命名為莫那可林-k。1985年美國科學家高爾斯坦和布朗發現了紅曲降血脂的藥理根據,即莫那可林-k是通過抑制一種脂肪酶來抑制膽固醇合成。后來,學者們還發現紅曲不僅能減少膽固醇合成,還能抑制膽固醇吸收,有效防治冠心病等,同時還有提高免疫力、對抗癌癥等功效。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
上一篇:安宮牛黃丸,能救命
下一篇:中醫開出“敗火”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