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開膏方卻不懂吃法
欄目分類:草藥 發布日期:2018-08-16 瀏覽次數:次
在時下重視生活質量的人們眼中,一年一度的“冬令進補”是項不可忽視的“任務”。不論老少,都想在次年春天獲得能夠“打虎”的健康體魄。在日前開幕的“第四屆雷氏中醫膏方節”上,專家指出,膏方進補并非人人皆宜,部分人群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開出合適膏方,在正確服用的基礎上,才能起到應有的進補效果。
強壯年輕人不必服膏方
膏方節開幕當日,就有不少年輕人前去咨詢,希望能夠為自己開出一劑進補膏方。專家則認為年輕力壯無亞健康的年輕人沒必要去開膏方。上海中醫藥協會副會長陳保華指出,每料膏方是中醫專家針對每個人的癥狀和自身特點擬定,因此,打算冬令進補之前,先要看一看自己身體是否適合進補。
除了正常的健康人群外,專家認為,有幾類人也不適宜進行膏方進補。一是一些急于求成的人,原本身體十分虛弱,想通過吃膏方一下子強壯起來,結果往往事與愿違。膏方對這類人恐怕不合適。二是一些新近患病的人,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咳痰,則應先將感冒咳嗽治愈,方能進補。否則,不但補藥吃進去難受,反而使感冒咳嗽粘膩難愈。另外,不適宜進補的還有體質健壯的青少年,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疾病發作期和活動期患者,胃痛、腹瀉、膽囊炎、膽石癥發作者,慢性肝炎,轉氨酶很高者,自身免疫病球蛋白和抗體很高者。
進補不成反而有損健康
我國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學會會長施杞教授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膏方是用來進補的,什么時候都可以吃,甚至像吃牛皮糖一樣地吃膏方。如去年有位男青年為了出差方便,在家提前把一周劑量的膏方全部吃掉,結果腸胃一下子就起了反應,進補不成反損害健康。
施教授指出,膏方是一門高深學問,是醫、藥、工等綜合的結果,其加工更是相當講究。藥材要道地,細料要分開煎,入膠時要認真掌握火候,入糖時要注意是否粘鍋或燒焦……花費如此大力氣制作出的膏方自然有嚴格的服用方法。根據往年的情況,有很多人都因為服用方法不對起不到一定效果,中醫界也注意到這個情況,目前雷允上連鎖藥房已經邀請中醫專家深入街道、居委會為市民開展這方面的知識講座。
膏方服用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從冬至日起大約50天左右的時間為膏方的最佳服用時間。初服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匙,一周后可增至早晚各一匙。如病情需要,可用少量溫熱黃酒沖入服用。有些膏劑可以含化,可讓藥汁在口中慢慢溶化、咽下,以便藥物在局部更好地發揮作用。
成人每次服1湯匙,約30g;少年減半;兒童、嬰兒禁服。膏方啟用后要及時存放冰箱,若發現有霉變,則不宜再服。
服膏方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較強刺激性的食物。服含有人參的膏方要忌食蘿卜。服含首烏膏方要忌豬、羊血及鐵劑。膏方不能與牛奶同服。
【】
四成市民服用膏方不對路
國際中醫男科學會昨天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兩成的市民消極看待膏方效果,但四成市民卻因服用膏方方法不對,而誤認為現在的膏方不盡如人意。有關專家表示,膏方服用時需講究“吃法”。
據對300名成熟年齡段的市民調查結果顯示,40.43%的人服用方法不對,以至于對膏方的功效持懷疑否定態度。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吃了,也很難看出效果或者根本“沒有感覺”。
記者了解到,在曾服用過膏方的被訪者中,不少市民感覺自己的方子和別人的沒有太大的區別,顯得沒有個性;而開方的市民太多,醫生開方速度快,可能會草率了事;由于配完方子之后又沒有其他后續服務,因此在服用膏方的過程中,即使碰到問題也不知道找誰,甚至還出現“一人開方、全家服用”、沒有服用完的膏方竟然發霉等現象。
國際中醫男科學會副主席戚廣崇告訴記者,亞健康、大病手術后、老年人以及慢性病人等四類男性是最需要進行冬令膏方進補的。但有些市民定制膏方不論個人體質、一味追求價格昂貴,或者服用時虎頭蛇尾,不能堅持都會影響到服用膏方的功效。由于不少醫院或藥店在售出膏方后缺乏后續服務,使服用者在服用過程中碰到疑問“找不著北”。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