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成藥的誤區
欄目分類:草藥 發布日期:2018-08-14 瀏覽次數:次
在臨床上,常有病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多次檢查已經確診“盆腔炎”,自己吃了不少治療該病的中成藥,效果卻不理想,有的甚至越吃越重。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患者非常疑惑,醫家也感到束手無策。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西醫結合的道路越走越寬,但是隨之產生的一些“結”而不“合”的新問題也應引起醫家和患者的注意。
一.西醫的病名不能指導中成藥的服用。
綜觀目前臨床治療盆腔炎、附件炎常用中成藥的說明書,往往“用于盆腔炎、附件炎引起的帶下多、腰腹痛”等字樣,作用多是清熱利濕,涼血消腫。患者看到這些藥物治療的是婦科炎癥,與自己的診斷相符,便毫不猶豫,堅持服用。而醫家對于已診斷炎癥的患者,受現代西學思維模式的影響,也容易產生片面的認識,把這些所謂“炎癥”統統歸為濕熱下注,氣血瘀滯的辨證,運用的自然都是清熱利濕,行氣活血的藥物。實際上,中醫原本是沒有“盆腔炎”“附件炎”的診斷和概念的,由于與現代醫學的廣泛結合,越來越多的疾病名稱趨于統一。這雖然有利于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為人們更多的認識和理解中醫起到一定作用,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視。如果完全用傳統中醫對這些患者的診斷,應歸于“帶下癥”、“婦人腹痛”、“腰痛”等等范疇。可以看出中醫的診斷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患者的主訴癥狀。為什么常有人說"中醫沒有診斷不了的病",原因就在于此。重要的是診斷之后的辨證施治,這才是中醫的特色。相同的疾病存在不同的辨證,應用的藥物自然就會有差異。女性患盆腔炎出現的腰腹疼痛癥狀,中醫可以是濕熱下注,氣血失和引起,也可以是寒濕阻滯,脈絡不暢導致,更可以是腎虛失養,沖任不充而成。其辨證或熱或寒,或實或虛,相差甚遠。可見如果不論辨證,單純憑西醫的診斷服用中成藥,怎么可能個個見效呢?
二.中成藥的治療范圍不能被藥品說明書局限化。
知柏地黃丸是一種滋補肝腎,養陰清熱的中成藥,常用于治療陰虛內熱引起的潮熱盜汗、耳鳴遺精、口干咽燥等癥狀。從其說明書中,找不到任何可以治療盆腔炎的意思,但在臨床上,對于因肝腎不足,虛熱內擾,氣血失和的女性腰腹酸墜不適的病癥,知柏地黃丸確有明顯的治療效果,而往往這類病人經西醫檢查診斷為盆腔炎。經常有婦科病人在拿了醫生開的五子衍宗丸后,返回來尋問為什么給她吃男性病的藥。因為其說明書上寫著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疼痛、陽痿早泄、尿后余瀝等病癥,明顯是男性藥。其實,患者只注意了后面癥狀的描述,而忽略了"肝腎陰虛"這四個字的辨證。不同的病癥只要它的辨證相同,就可以使用一種藥物治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道理。拋開癥狀,完全從中醫辨證的角度考慮,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見,相同的病名,如果辨證不同,那治療的藥物肯定會有區別;反之,雖然癥狀千差萬別,但只要辨證一致,就完全可以用相同的藥物治療。這正是中醫辨證施治的特色所在,即具有個性化的治療,又在多樣性中體現了統一性。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現在很多病人在醫院檢查診斷以后,往往是自己到藥店購藥。這其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疾病的名稱和藥物的說明書并不能成為購藥的唯一依據,尤其是中成藥。在不清楚辨證類型的情況下服用中成藥,有可能導致藥物的不合理應用。這需要引起廣大患者和社會的重視,否則藥品和經濟上的浪費不說,還可能延誤患者的治療甚至加重病情。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