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部·土蜂窠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巢,即細(xì)腰蜂巢。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難產(chǎn)。用土蜂窠泡開水,俟稍冷飲之。腫毒痛如火燒。用土蜂窠調(diào)醋涂之。又法:用川烏頭和土蜂窠等分。腫毒未成膿則消,已成膿則早破。疔瘡。用煅過的土蜂窠和燒過的蛇皮等分,酒沖服。每服一錢。咽喉乳蜂(小舌兩側(cè)紅腫)。先用楮葉擦舌,擦到出血,然后用醋調(diào)土蜂窠末,以雞毛蘸取點(diǎn)在患處,令痰涎流出為好。蜘蛛、蜂蠆螫傷。用醋調(diào)土蜂窠末涂搽。小兒吐瀉。用土蜂窠灸研,乳汗沖服。每服一錢。 …
-
土部·胡燕窠土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胡燕窠土,就是屋梁上構(gòu)成胡燕窩的土。燕子選土,既粘又細(xì),其中還加了燕子的唾液,能作藥用。 主治濕瘡( ,音瓜,是一種疥瘡,常從兩手開始)。用燕窠土研末涂搽。搽之前,用淡鹽湯洗瘡,拭干后再搽藥。黃水瘡。用燕窩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末涂搽。口角爛瘡。用燕窠土敷上。白禿頭瘡(瘡色白,使發(fā)脫頭禿)。先剃頭后,用燕窠土、 (細(xì)腰蜂)巢,共研為末,加麻油調(diào)勻涂搽。疽惡瘡(生在腳手肩等處,累累如赤豆)。先用熱醋和米泔(淘米水)洗瘡,然后用燕…
-
土部·鍛灶灰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指煅鐵爐中的灰,含有鐵的作用。 氣味辛、苦、微寒、無毒。 主治癥瘕結(jié)塊。蘇恭指出:治突然長起來的結(jié)塊有效。產(chǎn)后陰脫。用紫色鍛灶灰,加羊脂,充分和勻,布包好,在火上烘熱,熨患處,推納使上。 …
-
土部·東壁土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古舊房屋東邊墻上的土,叫東壁土。 氣味甘、濕、無毒。 主治突然心痛。用陳年東壁土、枯礬各二錢,共研為末,制成密丸,艾湯沖服。吐瀉煩悶,藥物中毒,中烏頭毒等。用陳年東壁土煮汁飲下。目中翳膜。用東壁土細(xì)末每日點(diǎn)膜上,以淚出為好。脫肛。用皂莢磨粉,和東壁土細(xì)末,炒熱,裝入布袋,趁熱熨肛門突出部。痱子癢。用東壁土干粉末撲之。耳瘡唇瘡。用東壁土和胡粉敷上。瘰疬流水。用老茅屋廚房里土墻上的土,研末,加輕粉調(diào)敷,半月可愈。各種…
-
土部·黃土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入地三尺以下的黃土,勿沾污物,可作藥。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赤白痢,腹內(nèi)熱毒絞痛,下血。取干土,水煮開三五遍,沉淀去滓,暖服一二升。黃土又解諸藥毒。如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等。治小兒烏紗驚風(fēng)(驚風(fēng)一種,全身現(xiàn)烏黑色)。用黃土一碗、陳醋一杯,同炒。炒熱后,用布包好,熨小兒全身,直達(dá)腳下,刺破為宜。眼睛突然看不見東西。用黃土溶水中,取上面清液洗眼。肉痔腫痛。用向陽的黃土、黃連、皮硝各一兩,調(diào)豬膽汁,同研如泥,做成…
-
土部·白堊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畫粉。白堊,到處都有,入藥須用白色者。先研搗極細(xì),然后放到鹽湯里,浮在水而上的,用來作藥,沉下去的不要。這種方法,叫做“水飛法”。每堊二兩,用鹽一分。把水飛過的細(xì)粉,收拾起來,曬干備用。未經(jīng)這樣處理的白堊,能令人結(jié)腸。 氣味苦、濕、無毒。 主治流鼻血。白惡二錢,井華水調(diào)服。二付斷根。水泄。煅白惡、炮干姜各一兩,楮葉二兩,共研為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反胃。白堊煅紅,放在一…
-
木部·榆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零榆。白者名粉。 氣味白皮:甘、平、滑利、無毒。 主治喘不止。用榆白皮陰干,焙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錢、水五合,煎成膠狀服下。虛勞白濁。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小便氣淋(按:指小便時覺氣脹面排尿困難)。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飲服。五淋澀痛。用榆白皮陰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膠,一天服二次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皮,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每服三合,一天服三次。身體突然浮腫。用榆…
-
木部·桑上寄生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寄屑、寓木、宛童、鳶。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膈氣。用生桑寄生搗汁一碗服胎動腹痛。用桑寄生一兩半、阿膠(炒)半兩、艾葉半兩,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去渣溫服。去艾葉亦可。毒痢膿血。脈搏弱。用桑寄生二兩,防風(fēng)、川芎各二錢半、炙甘草三錢,共研為末。加水一碗,煎至八成。連渣服下。下血后元所虛乏、腰膝無力。用桑寄生為末。每服一錢,開水沖下。 …
-
木部·雷丸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雷實(shí)、雷矢、竹苓。 氣味苦、寒、有小毒辣。 主治下寸白蟲(絳蟲)。和雷丸,水浸,去皮,切細(xì),焙為末。五更時,吃炙肉少許,隨即以稀粥送服藥末一匙,上半月服藥,效果輕好。小兒出汗,有熱。用雷丸四兩,研為末,加粉半斤,拌勻撲身上。 附方雷丸是真菌類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對于驅(qū)殺絳蟲,療效很好。現(xiàn)在說用勁治蛔蟲病和鉤蟲??…
-
木部·竹黃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竹膏。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小兒驚風(fēng)發(fā)熱。用竹黃二錢、雄黃、牽牛(研末)各一錢,共研勻,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湯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