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部·女貞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貞女、冬青、蠟樹。 氣味(實)苦、平、無毒。 主治補腎滋陰。取女貞子,去梗葉,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曬干,研為末,待早蓮草出時,采數(shù)石,搗汁熬濃,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百丸,酒送下。十多天之后 ,體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又能變白發(fā)為黑色,強腰膝,起陰氣。又方:用初冬采收后陰干的女貞實,酒浸一日,蒸透曬干,取一斤四兩;夏季采收并陰干的旱蓮草,取十兩;晚春采收并陰干的桑椹子,取十兩。三味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
-
木部·鼠李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楮李、鼠梓、山李子、牛李、皂李、趙李、牛皂子,烏槎子、烏巢。 氣味(子)苦、涼、微毒。 主治諸瘡寒熱,用鼠李生搗敷涂。蟲牙腫痛。用鼠李煎汁,空腹飲一碗,是時頻頻含漱。痘瘡黑毀。采黑熟了的鼠李子,搗爛取汁,熬成膏,瓷瓶收存,須令透氣。每服如皂角大一團。煎桃膠湯化下。約過兩小時,再服一次痘瘡自然紅活,方中加麝臨時工少許更好,如無新鮮鼠李子,取干者如水熬膏亦可。 …
-
木部·郁李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車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氣味酸、平、無毒。 主治小兒驚痰實,二便不通。用大黃(酒浸后炒過)、郁李仁(去皮,研為末)各一錢,滑石末一兩,一起搗和成丸子,如黍米大。二歲小兒服三丸,其他兒童根據(jù)情況加減,開水送下。腫滿氣急,睡臥不得。用郁李仁一合,搗成末,和面作餅吃,吃下即可通便,氣泄出后即愈。心腹脹滿,二便不通,氣急喘息,腳氣浮腫。用郁李仁十二分,搗爛,水磨取汁,薏 苡三合,搗如粟大。一同煮粥吃下。皮膚血汗。用郁李…
-
木部·金櫻子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刺梨子、山石榴、山雞頭子。 氣味酸、澀、平、無毒。 主治活血強身。霜后摘取金櫻子果實,搗去刺,劈去核,以水淘洗后,再搗爛,放入大鍋水中熬煎。用得絕火。煎至水減半時,過濾,繼續(xù)熬煎成膏。每服一匙,用暖酒一碗調(diào)下。補血益精。用金櫻子(去刺及子,焙過)四兩、縮砂二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久痢不止。用罌粟殼(醋炒)、金櫻子等分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在。每服五至七丸,陳皮煎…
-
胡頹子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
-
木部·山茱萸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蜀酸棗、肉棗、雞足、鼠矢。 氣味酸、平、無毒。 主治溫肝補腎,除一切風(fēng),止月經(jīng)過多,治老人尿頻。 …
-
木部·枸骨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貓兒刺。 氣味微基、涼、無毒。 主治木皮浸酒服,補腰腳令健,會圳燒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癜風(fēng)。 …
-
木部·冬青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凍青 氣味(子及木皮)甘、苦、涼、無毒。 主治子浸酒,去風(fēng)虛,治痔瘡。葉燒灰,可治皮膚皸裂,滅瘢痕。 附方冬青,現(xiàn)在又稱四季青,其葉在臨床上:內(nèi)服可治感冒、肺熱咳嗽、小便淋瀝、瀉痢等下。外用可治湯火傷、外傷出血等癥。 …
-
土部·石堿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凝水石。 氣味辛、寒、無毒。 主治男女轉(zhuǎn)脬,小便困難。用寒水石(按:此處指凝水石)二兩、滑石一兩、葵子一合,共研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牙齦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兩、丹砂二錢,甘草、腦子各少許,共研為末,干敷。湯火灼傷。用凝水石燒過,研細,敷傷處。小兒丹毒(皮膚熱赤)。用凝水石半兩、白土一分,共研為末,米醋調(diào)涂。附方殺齒蟲,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爛肌肉、潰癰疽瘰疬,去瘀血,點痣黡疣贅痔核。 …
-
土部·蜣螂轉(zhuǎn)丸
道家養(yǎng)生2016-09-27
釋名蜣螂,俗稱推屎蟲。蜣螂轉(zhuǎn)丸,亦名土硝。 氣味咸苦、大寒、無毒。 主治傷寒時氣、黃疸煩熱、吐瀉、項癭(甲狀腺腫)以及一切瘺瘡等。 附方或用開水沖后只飲表層澄清的液汗,或燒成灰用酒沖服(如項癭),或調(diào)水外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