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修身養性三大境界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黃帝內經》中有這么一句話,“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如果人精神內守的話,病怎么會來?《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就是說在冬季的時候,我們自己要平靜到沒有任何雜亂的思想或者擾亂自己的情緒的一些問題,這很難做到,除了自身修養外,還有三種方法可以用:
第一種是靜坐。靜坐的時候,倆個手心按著膝蓋,很自然地坐著,面前最好放一盆花,可以是菊花、水仙花、梅花。養花三個境界,一是聞香,一是花的形狀,最高境界是韻。從賞花當中,看到花的韻,就像讀詩、念抒情散文、寫文章、唱歌一樣,聽韻看韻。靜坐以后,使心情平靜。看花的時候,吸氣,你會產生一種意念,就好象整個花慢慢的向你靠近,花的香氣、花的形態、花的韻調逐漸擴大,開始吸,時間不要長,七八分鐘就夠了。練功、著書、寫文章、聽歌,都講究傳神的境界。如果能達到傳神的境界,就說明精神非常集中了,精神集中就是養生最好的方法。
第二種是飲茶。從茶文化來講,冬季飲紅茶或者普洱茶更為宜。一個人飲茶求神,倆個人飲茶求趣,三個人飲茶求味。個人獨飲一杯茶就是求神,喝茶的時候求神,求神的時候心要領。冬季靜養時間也就是三五分鐘,最多七八分鐘,不要長。
第三種是品酒 酒的好處是舒筋活血,通脈絡,舒展情致,開朗胸懷,促進血液循環,調節新陳代謝。別喝多,就一杯,不要一口飲盡,要慢慢品味。冬季比較寒冷,一杯酒下去,能夠感覺暖流達到腳部這個境界就夠了,如果一喝下去只覺得停留在胸部,說明功夫不到。腳在冬季要求溫,為什么求溫?因為腳是踩在地上的,地是一朝二濕,三寒四陰,腳踩下去以后首先吸收的是陰濕寒,這一一杯酒喝下去以后,你用意念引導酒直達到腳腿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功夫不是一下子就會的,需要慢慢修煉,慢慢修養。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