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三盤”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學太極拳要學“三盤”:上盤、中盤、下盤的功夫。練習太極拳,要將下盤練得穩固,中盤練得靈活,上盤練得輕靈。
練習下盤,涌泉穴要有力。學太極拳要學很多基本功,其中最重要的是站樁。通過樁功練習,讓重心落到胯上.然后落到腳心涌泉穴,如此,久而久之,涌泉穴和地面仿佛就有了相吸相引的關系,腳好像長在了地面上。到了這個水平,腳下就生根了。太極拳要求“邁步如貓行”,其關鍵在于以沉穩的下盤功法控制好身體重心的虛實轉換。比如向前邁左腿,要先把重心轉移到右腿,然后再邁出左腿。出腿要提膝開胯,用腳跟輕鏟出去.左腿落實后.重心再慢慢移動到左腿,形成弓步。沉穩的下盤功力是打好太極拳的前提。
練習中盤,腰眼要豎起來。腰眼(位于腎俞穴)要豎起來,隨轉才能松柔。如果腰眼不豎起來,脊背就會彎曲,就會造成駝背。練習太極拳,要使身法穩定,腰眼須豎起來。腰眼豎起來,加之涌泉穴有力,自然就能做到“含胸拔背”的身法。
練習上盤,要“虛靈頂勁”。做到“虛靈頂勁”、涌泉有力、腰眼豎起,自然才能做到“氣沉丹田”、“提頂吊襠”的太極拳身法。頭頂百會穴,和腳下涌泉穴呈上下一垂線,身體中正不能彎曲;兩個肩平,胯也要平。如此,腰腿穩固了,上盤才能靈活。
“三盤功法”是武當太極基本功,也是每一位來武當師行功夫館學太極的學員必學的功法,為本館獨創的教學方法。其中下盤以步法為主,馬步、弓步、仆步、歇步、虛步、丁步、三七步、獨立步,囊括了武當太極拳的所有基本步法。中盤稱為道教活骨氣功,陳師行道長結合多年經驗總結出中盤導引動作,既有效練腰、養腰,更有活骨之效。上盤練手法,摟膝拗步、倒退式、云式、化式、分式、單推式,通過六個太極基本動作的練習將上肢練得輕盈,從而達到行云流水之境界。
學好三盤功法,練好上盤、中盤、下盤,如此便為練太極拳打好了堅實的基礎,有助于太極功法套路的學習。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