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養生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太極拳是集導引術、吐納術和拳術為一體的有氧代謝、養生益壽運動,它松柔、舒緩、圓潤連綿、張弛有度,動靜相兼,注重陰陽平衡和身心雙修,并被實踐證明是最適合人們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一種運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太極拳養生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和普遍接受,在實踐中獲得了明顯的鍛煉效果。
大量實踐和文獻記載表明,長期習練太極拳能有效促進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謝功能的提高,能顯著降低高血脂癥的發病率,能有效地改善人體末端微循環狀態,提高人體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能有效解除人體的精神過度緊張狀態;能改善人們的情緒、思慮、性格、記憶與動作的穩定性以及改善人們的睡眠質量。太極拳促進經絡清除瘀滯阻塞,確保暢通無阻,使人體元氣、正氣、陽氣順暢地在經絡中循環,使病氣、濁氣以及邪氣及時排出體外,起到了明顯的健身防病作用。
而太極拳養生的靈魂,練太極延年益壽的關鍵,可用“松柔”二字概括。
松柔可以柔化人的肌腱、韌帶、筋骨,可以疏通人體的經絡,按摩五臟六腑。它是由內而外、由氣到形的一種松柔之動。這種松柔之動促使人體氣血暢通,有利于人的健康長壽。民間養生流傳“筋長一寸,多活十年”,就是指通過鍛煉而獲得筋骨柔化,促進了人體經絡氣血的活化和運行,是后天返先天,如同嬰兒之體的柔軟。反之,當人之將亡,其體也僵。所以,人體肌肉筋腱的柔軟是氣血充盈、經絡暢通、四肢百骸得以濡養的佐證。故松柔者長壽也。太極拳上述的這些顯著功效,概括起來講,是通過調解形體、調解心神、調解呼吸這三大系統而達到身心凈化、形體柔化、呼吸深化,從而整體達到身心松靜,“恬淡虛無”(《黃帝內經》)的自然狀態。
正如太極宗師陳微明所言:”太極拳行拳中的‘松’‘柔’,無論老少,柔和者少病,強硬者必多病。太極者是使強硬者復還為柔軟之術,是返死機而回于生機之途,所謂復歸于嬰兒者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會自覺進行這種生命回歸的鍛煉。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摶氣至柔,能嬰兒乎?”摶氣,即是元真氣的聚積團攏,而嬰兒之體有了元真之氣聚積團攏一身,方可使全身各部關節松柔順化。而這種松柔順化又正是元氣足,氣血盈,無私無欲。一切自自然然的“真氣從元”(《黃帝內經》)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是平淡中所見的心平氣靜、氣定神閑、性柔如水、心純如嬰。這也正是老子所講“載營魄抱一”。抱一,就是魂魄形神合一,是”滌除玄鑒”的境界,即排除五煩之心的雜念和外界各種干擾,保持心地清凈無塵的一種狀態。有了這種清凈無塵,太極拳修煉者方能“摶氣如神,萬物備存”(《管子·內業》)。
所以習練太極拳養生,一定要牢記拳練松柔是強體益壽之道。把握住“松柔”是由里而外、由心而形,務明萬象皆由心生,以心求正,要遵循無極生太極,再回歸到無極狀,順應宇宙大太極的運行規律,求太極拳渾然一體皆松柔之法。如此方可在持之以恒的習練中踐行經典拳論《十三勢歌訣》所提太極拳習練的宗旨:“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