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食補好處多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冬令進補是我國傳統的防病強身、扶持虛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它更受人們的青睞。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通常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系。冬季,以寒為主氣。寒為陰邪,易傷腎陽。所以,進補的時候要順應自然,注意養陽。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應該多吃性溫熱的食物,以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
冬季正是禽畜肥滿之期,羊肉、狗肉、牛肉、雞肉、甲魚、鰻魚、蝦等都有補益腎陽的作用。其他的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如玉米、黃豆、豌豆等豆谷類,韭菜、蘿卜、大白菜、大蒜等蔬菜。體質虛弱的女性,還可以常燉些母雞、蹄筋,常喝牛奶、豆漿等,都可以增強體質。此時宜少食咸以養心氣,少食蔥以防散發陽氣。
食補
羊肉:性熱味甘。補虛勞,益氣血,壯陽,開胃,發瘡癤。熱盛陰虛者忌食。
狗肉:性溫味甘微辛。暖胃,益脾,補虛勞,壯陽。陰虛火旺者忌食。
牛肉:性溫味甘。補脾益氣,壯力強筋。患瘡毒及熱病者勿食。
雞肉:性溫味辛。補虛溫中,治勞損,助陽氣;動風助肝火。熱證和小兒驚風者忌食。
甲魚:性平味甘。滋陰降火,補陰補血,強筋骨。不宜與豬肉、瓜等同食。
鰻魚:性平味甘。補虛羸,祛風濕。
小編推薦:冬季藥膳大盤點 益氣養血冬季御寒食譜精品
蝦:性溫味甘。補腎壯陽,健胃。
玉米:性平味甘。調中開胃,降濁利尿。
黃豆:性平味甘。炒則熱,蒸曬則溫,煮則寒。健脾寬中,潤燥利水。多食雍氣,生痰。
豌豆:性平味甘。和中下氣,利尿,解瘡毒。多食發脹。
韭菜:性溫味辛。益胃助腎,補陽充肺氣,逐停痰。陰虛陽亢者和孕婦慎用。
蘿卜:性涼味甘辛。消積化痰,寬中下氣。虛寒體質者少吃。
大白菜:性平味甘。養胃利水。
大蒜:性溫味辛。祛寒發表,調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熱病和癰瘡病人忌食。
蹄筋:性平味甘。益肝養血強筋。
牛奶:性平味甘。補虛損,養心血,益脾胃。
豆漿:性平味甘。補虛潤燥,清肺化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