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備于理:“人體欲得勞動”說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8 瀏覽次數:次
華佗“人體欲得勞動”說
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注釋
○人體:人的軀體。欲:欲望,需要。 極:極度,人體承受極限。
○動搖:指人的軀體活動。谷氣:又叫“水谷之氣”。泛指飲食的精氣,因為人的飲食以五谷為主,故稱。又指飲食水谷之氣,即指飲食營養。《靈樞•刺節真邪》:“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
○戶樞不朽:意思說經常轉動的門軸就不會朽壞,用以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戶樞:門的轉軸;朽:腐爛,敗壞。
譯文
人的軀體本就需要勞動,但不應使受極限負太重,
活動搖晃能讓谷氣消化,能讓筋骨活絡血脈流通,
使得身心健康病不得生,戶樞不朽之理人人都懂。
養生旨要
上列名句節選自《三國志•方技傳》。
現代概念是,勞動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保健養生的一項基本方式和傳統渠道。華佗所謂“人體勞動”,即義同“人體運動”。包括現代醫學將人類運動所分的腦力運動、體力運動與生理力運動。
勞動保健(資料圖 圖源網絡)
華佗根據自己理解和體驗,華佗仿照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編了一套體操,名稱“五禽戲”,具有切實的強身健體的效果,開創現代醫療體育之先河。他曾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絕不朽也。”吳普常習“五禽戲”,活到九十多歲,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安徽省志•衛生志》)
華佗“人體欲得勞動”說是一條顛撲不破的養生格言,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也認為:“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學者認為,正因為有了創造性的勞動,我們才學會了直立行走,由猿變成了人,才有智慧的人類。中醫學認為,人體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動與靜應當保持相對的平衡。經常適當的勞作運動,能促進身心健康。四體常勤,則五臟氣血旺盛,肌肉豐滿堅實,關節運動靈活,百脈通暢,故動作敏捷,反應迅速,加強和活躍了生命功能。運動和勞動是人的生理的正常需要,也是人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合理的運動對于促進人體內部的氣血之運轉無疑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也符合于生命學原理。適度合理的休息,可使機體與大腦得以休整,保持充沛體力和旺盛的精力。
據有關資料說,古今中外的壽星,大多是勤于勞作者。有人對我國新疆地區部分長壽老人進行調查,發現73%的壽星都是長期從事農業勞動的農民。阿克蘇地區的10位百歲老人,其中8人是體力勞動者。而廣西巴馬地區9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全是體力勞動者。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曾有一位農民壽星---冉大姑,直到晚年仍精神矍鑠,滿面春風,能吃能睡。她104歲時不僅下田參加勞動,且養了3頭大肥豬,105歲那年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時,人們問她高壽而健康有何秘訣,她風趣地回答說:“秘方是天天勞動,補藥是陽光和風雨。不信,你們試試看。”她一生從不吃藥,最后無疾而終,享年109歲。日本對一些百歲以上老人的調查也發現,有1/2在75歲時,1/3在80~84歲時,仍沒有中斷體力勞動,至于腦力勞動者中的壽星,也幾乎無不熱愛勞動或喜好運動,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誠如華佗告誡“但不當使極耳”。人需要“小勞”,但切勿“極勞”。勞力過度易耗傷氣血,輕則倦怠乏力,少氣懶言,精神疲憊,肌肉消瘦;重則筋骨、肌肉勞傷,引起腰痛、關節疼痛等。《素問.舉痛論》說:“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因此任何體力勞動都不可太久,要量力而行,應“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勞”。過久則超越了人體所能承受的限度,會對形體造成損傷。特別是饑飽勞作,強力勞作,更是傷人致病的重要因素。
體力勞動如此,腦力勞動也是同樣的道理。健康要求人們勤于用腦,但提倡科學用腦,善于用腦,防止疲腦,注重養腦。
科學用腦注重養腦(資料圖 圖源網絡)
尤其是老年,一定要堅持運動,更要注意取適合自己運動的方式和強度,那些身病體弱者,更要低度活動,做到細水長流,堅持不懈為好。老紅軍、老壽星向多本(1888——2004),作為一個二等革命殘廢軍人,活到116歲,耳不聾,眼不花,頭腦清醒,說話響亮,其奧秘之一就是“勞動是健康長壽的最重要的法寶”。(呂治國《110歲的老紅軍向多本的長壽奧秘》,《健康博覽》1999年第3期)
附錄1:
[東漢]華佗“五禽之戲技法”
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當導引。
(《三國志•方技傳》)
附錄2:
[戰國]莊子“吐納經伸延壽”說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
(《莊子•刻意篇上》)
附錄3:
[唐]孫思邈“常欲小勞”勸
養性之道, 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運動幫也。
(《備急千金要方•道林養性》)
附錄4:
[明]王象晉“勞逸結合”說
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
天地本寬,而忙者自隘;
風花雪月本閑,而忙者自勞。
(王象晉《清寤齋心賞編•林泉樂事》)
注:[明]洪應明(自誠)《菜根譚》,版本不一,文字略見異,其文曰:“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卑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閑,而勞攘者自冗。”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中華養生通鑒》(寧業高編著)整理發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別山文化研究院編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