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求直 太極拳“松”之基本要領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6 瀏覽次數:次
松是太極拳最基本的要領之一。對養生尤其重要。做到了“松”,拳架子才能自然流暢,心理上才能穩定。通過練拳,解除身心上的緊張點,氣血貫通,虛心實腹。
太極拳中的“松”指的是全身自然舒松的意思,不是懈怠和疲沓。它對肢體有“曲中求直”的要求。練拳時周身關節、肌肉,凡能夠或應當舒松的部分都必須做到自然松開。
“松”指的是全身自然舒松(資料圖 圖源網絡)
松的目的一是便于做到“柔、圓、緩、勻”,“節節貫串”等,以求運動的靈活輕松;二是胸腹松靜,便于沉氣,穩定重心。
完全做到太極拳的“松”,也要從兩方面著手:
一從外,即從人體軀體著眼。頭部,要求頂頭懸,做到不丟頂。頸部要自然,頸肌要放松,避免頸頂強直。軀干,要求立身中正,就是要求脊柱自然地呈現直立狀態,不能傾斜,也不可故作姿態,安舒中心、符合自然才對。含胸拔背,胸部略內含避免挺胸,則背部成自然的微弧背弓狀態,其作用是使胸部松開,便于內臟自然適宜。
四肢,要求松肩垂肘,溜臀松胯。兩肩自然下垂,不前扣、不后擠,前扣則胸緊,后擠則背部緊張。肘要自然下垂,不可有意下墜。臀部不凸出,要自然含垂,避免隨便扭動。兩胯要松,使兩腿自然伸屈不受影響。兩膝蓋勿向前或左右閃出,前膝蓋與腳尖自然對正。兩腳掌、兩手掌也應舒展、松開,不要用力。
二從內,對人體內部而言,要保持頭腦安靜,神經不緊張,以便周身松靜。頭腦安靜,運動才能做到“純以意行”,不使用拙力。要做到放松腰、腹部位,“腹內松靜氣騰然”。腰、腹不用力,氣自然下沉,就是利用腹呼吸,做到“氣沉丹田”,既可避免氣上浮,也可穩定重心,以利運動的變轉靈活,不遲不重。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練太極拳如何做到“松”》整理發布,選自太極文化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