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部·黍
道家養生2016-09-25
釋名赤黍名門、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節距,一稃二米名痞。 氣味黍米:甘、溫、無毒。久食令人多熱煩。丹黍米:甘、微寒、無毒。黍莖和根:辛、熱、有小毒。 主治黍米:燒灰和油涂跌打傷,能止痛,不作瘢;嚼濃汁,涂小兒鵝口瘡,有效。丹黍米:止咳嗽,退熱,亦治泄痢鱉瘕。黍莖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腫。 …
-
豇豆
道家養生2016-09-25
…
-
谷部·蠶豆
道家養生2016-09-25
釋名胡豆。 氣味甘、微辛、平、無毒。 主治快胃,和臟腑。 …
-
谷部·豌豆
道家養生2016-09-25
釋名胡豆、戎菽、回鶻豆、畢豆、青小豆、青斑豆、麻累。 氣味甘、微辛、平、無毒。 主治消渴、吐逆,止泄痢,利小便,不乳汁,消癰腫痘瘡。 …
-
谷部·綠豆
道家養生2016-09-25
氣味綠豆:甘、寒、無毒。綠豆粉:甘、涼、平、無毒。豆皮:甘、寒、無毒豆芽:甘、平、無毒。 主治綠豆:小兒丹腫。用綠豆五錢、大黃二錢,共研為末,加生薄荷汁和蜜,調勻敷涂。赤痢不止。用大麻子大水中三末濾汁,煮綠豆吃,極效。消渴。用綠豆煮粥吃。痘后癰毒。用綠豆、赤小豆、黑大豆,等分為末,醋調勻時時掃涂患處。此方名“三豆膏”。水腫。用綠豆二合半、大附子一只(去皮臍,切作兩片),加水三碗,煮熟,臨臥時空心食豆。次日將原附子兩片…
-
谷部·赤小豆
道家養生2016-09-25
釋名赤豆、紅豆,葉名藿。 氣味甘、酸、平、無毒。 主治水氣腫脹。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顆、生姜五錢、商陸根一條,一起碎破,同水煮爛,去藥,空心食豆,慢慢飲汁令盡,腫立消。又方:用赤小豆一斗煮極爛,取汁五升,乘熱浸泡腳和膝。若腫已到腹部,只須吃小豆即可。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蠟三兩,一次服下,有效。腸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曬干,再浸至酒盡乃止,然后研豆為末。每服一錢,酒送下。一天服三次。牙齒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
-
谷部·黃大豆
道家養生2016-09-25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脹腫毒。研末,調熱水,涂痘后癰。 …
-
谷部·大豆黃卷
道家養生2016-09-25
釋名豆蘗。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頭風濕痹(筋攣膝痛,胃中積熱,大便結澀)。用在豆黃卷(炒)一升、酥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前服,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水病腫滿、喘急、大小便澀。用大豆黃卷(醋炒)、大黃(炒),等分為末,以蔥桔皮湯沖服二兇,黎明時在小便通暢,即為有效。附方大豆黃卷是大豆的干燥發芽種子。種皮多裂開,黑棕色,有時脫落,露出兩片子葉。胚根細長,伸出種皮外。功能為發表、利濕、清熱。 …
-
果部·桃
道家養生2016-09-25
釋名桃梟:桃奴、梟景、神桃。 氣味核仁:苦、甘、平、毒。桃梟(桃實在樹上經冬不落者):苦、微溫、有小毒。桃花:苦、平、無毒。桃葉:苦、平、無毒。莖及白皮(樹皮、根皮皆可用,根皮更好):苦、平、無毒。桃膠(桃樹茂盛時,以刀割樹皮,久則有膠溢出,采收,以桑灰湯浸泡過,曬干備用):苦、平、無毒。 主治核仁: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類及雙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曬干,搗細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
-
果部·榔梅
道家養生2016-09-25
氣味(實)甘、酸、平、無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氣,消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