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推薦歷史上藏醫藥的發展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9-07 瀏覽次數:次
同時結合自己的具體特點,對獨特的經驗不斷進行總結和整理。這些對西藏醫學的理論和實踐各方面都有所補充,極大地豐富了藏醫藥學。
北方派以講,辯,著的方式結合西藏北方的地理、氣候、生活方式等實際特征,對獨具特點的醫治方法進行經驗總結,著述醫書疏解,創制新藥方,甚至辨別藥物等,發揚了北方學派的特點。南方學派以藥物味道、工用、藥效本質、釋名及其作用等方面制定論述,進行講解,介紹藥物等,以講、辯、著的形式、發揚了南方派的特點。
公元1509年出生于前代蘇喀(南方派)家族的蘇喀·洛追杰波,幼時聽受祖先醫療傳承,拜措麥堪欽的弟子朗普卻吉等為師。另外,還拜薩迦門沖(薩迦藥城)地方的昌迪·協俄等北方學派的同門師,聽授所有醫療秘方后,著述了《藥物味道、功用、藥效表》,以北方學派《四部醫典》組成的題解等許多大小論著。晚年,他來到娘麥(日喀則一個地名)尋找,終于在此地找到新云丹貢布的《四部醫典》手抄本。后由人主旺杰扎巴創造條件,經過四年時間,憑著智慧新編醫學根本續論述《祖先口述》兩種和醫學后續脈尿《祖先口述》共三種巨著。后來抵達西藏山南地區扎唐時,由于雅加巴作施主,他對《四部醫典》原本進行校勘訂正,刻制了醫學史上第一次現在稱這為《扎唐四部醫典》的著名版本。這對西藏廣大地區講授《四部醫典》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留下了無法估量的豐功偉績。 迪司桑杰嘉措(公元1653年生)從小拜五世達賴喇嘛阿旺咯桑嘉措,練習顯密經典為主的所有知識,他對對大小五明、尤其是醫學星算科學的一切理論,十分精通。最終成為五世達賴的心傳弟子,并得到擔任政教兩方面攝政的命令。擔任長達二十六年之久的攝政。
塔木醫學博士洛桑曲扎(公元1638年生),五世達賴給予他無比的關懷,迪司桑杰嘉繁榮昌盛也稱贊他如同“藥王”并給予高度的評價,授他為五世達賴的幫醫。在五世達賴喇嘛和迪司桑杰措執政時期,曾倡導開展藏醫藥學的繼承、發掘和整理工作。為了《扎唐四部醫典》的校勘工作順利進行,以塔木醫學博士為主,召集各派名醫,對先后刻印的版本,又進行細心地分析和校訂,對詞義等各方面做了從未有過的整理,重新進行刻版,使該書有廣泛的傳播。由此不久,在后藏(今指青海、四川、甘肅境內的藏族居住地區)塔爾寺和康區德格印經院等,陸續以拉薩的四部醫典為準,再次進行了刻印。還集體校注《四部醫內》,將原書中晦澀難懂的林文和古藏文盡量改寫成通俗文字,并撰寫了一千二百多頁的注釋,定名為,《四部醫典藍琉璃》。同時為了更好地解釋這部醫書的內容,使得賢愚人等都能順利理解,迪司桑杰嘉措還召集哈藏最著名的書畫家,整理、繪制了彩色《四部醫典系列掛圖》七十九幅。其中,不僅描述了《四部醫典》的內容尸體解剖,穴位,藥物和器械等,而且以講述藏醫理論為主的內容亦描繪在彩色掛圖里。公元1696年在拉薩藥王山創建了醫學僧院,定名為藥王山醫學利眾院,并安排塔木·洛桑曲扎醫學博士和高僧洛桑阿旺兩位主管任教,第司桑杰嘉措也親身傳授醫學理論。
公元1711年,在后藏東北地區,由七世達賴喇嘛格桑 加措的經師曲桑旦白堅贊在塔爾寺任堪布時,該寺強巴林新建醫學僧院,除藏族外還有許多蒙族也得到了學習藏民族醫學的機會。同時,依據拉薩版《醫學四續》新刻制了書版。同時,第二世嘉央協巴·金美旺布,1724年于拉昌扎西奇寺建立了利眾醫學院,當時還按該地王公蒙古親王丹增旺久的意愿,七世達賴格桑加措給該王委派太醫益西桑波,太醫益西桑波在此地培養弟子有藏族蒙族等到許多兄弟民族的傳承弟子。向他們毫無保留地講授醫學理論和秘訣實踐,著述有《體腔區位線本注》等,克服種種困難,親自帶弟子前往青海、若爾蓋、甘肅等到地,從事藥物研究、介紹藥物。
同樣,這些弟子先后在恰穹寺等地創建了利眾醫學院。這埋藏從藥王山利眾院派洛桑曲培及格桑陽培醫學專家赴外蒙任救主庫倫。公元1745年,哲布尊丹巴的太醫在北京雍和宮創建醫學們院,培養不同派別的弟子,并且在蒙古的一些比較大的寺院里也創建了醫學們院。公元1543-158年第三世達賴喇嘛索朗加措埋藏,還培養出一批蒙族人才,聲譽卓著的貢欽·金美旺布,龍日丹達等許多醫學家,著有各種高水平的醫學經典。另外,在拉達克、不丹、錫金、、天竺等地也先后盛行藏醫學,為其他民族的生存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公元1733年,德格杰布和曲杰旦巴次仁以原先《醫學四續》的印版為底樣,雕刻德格先后把《醫學廣論藍琉璃》、《十八支》、《月王藥診》、《嘎加瑪》《診藥二元要訣》等許多經典醫學論著進行印制。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