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養生術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莊子,戰國時期思想家和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之一。他是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莊子的養生觀獨特,他養生之術主要從精神層面入手,養生的目的只為健身長壽,并不幻想長生不老,長生不死。他就認為:生老病死如同晝夜一樣,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他從不畏懼死亡。其養生術歸納如下:
一曰“少私多壽”。
莊子認為:“私”是萬惡之源,百病之根。人若私心雜念過重,私利熏心,終日不得其安,久之導致體勞精虧,積慮成疾,必“殆而已矣”。
人若心底無私、不計較功名利祿、去貪財之心,生活物質“取之有道”,才能夠知足常樂、胸懷博大、精神寬慰、心地坦蕩,可以“保身、養身、盡年”,必獲大壽。“少私多壽”,是莊子總結的養生規律。
二曰“寡欲增壽”。
“人欲不可絕,亦不可縱。”縱欲必招禍染病,“多行不義必折壽”。人若抑情欲,就不會欺男霸女,損腎傷精;節財欲,就不會謀財害命;節食欲,就不會貪吃傷身;寡權欲,就不會投機鉆營,逢迎傷神。 “寡欲增壽”,是莊子推崇的養生要訣。
三曰“清靜加壽”。
莊子認為靜默祛病。人若終日躁動不安,久之定會心力交瘁,百病叢生。他提倡養生應從磨煉自我控制能力開始,亂中取靜,自我放松,自我穩定,輕松自如。為此,莊子首創了以“頭空、心靜、身松”為要領的“靜坐功”。“清靜加壽”,是莊子倡導的養生法則。
四曰“豁達長壽”。
莊子主張處世要樂觀:“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他形象地比喻說,水澤里的野鶴,十步一啄,百步一飲,消遙自得,幽閑自如,因而得以保生;而籠中之烏雖然飲食充足,但有翅難飛,蹦跳不能,成天低頭不鳴,無精打采,因之難以全生。一個人長期錮于自己設置的精神枷鎖之中,必然會憂愁苦惱,“病由心起”。“豁達長壽”,是莊子養生和處世的切身經驗。
莊子天年83歲,在2000多年前他那個時代,就算是高壽了,是古人平均壽命的2倍呢。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