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穴——擺平痛經及脾胃疾患的第一溫陽大穴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公孫最早見于《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別走陽明。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沖脈。有健脾益胃、通調沖脈、消除痞疾之功。
適用人群:有痛經的女性,經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緩解痛經癥狀,對胃痛、嘔吐、腹痛、腹瀉、痢疾等胃腸病癥有輔助功效。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但很少有人知道黃帝叫什么!妒酚洝酚涊d,黃帝復姓公孫,名軒轅。此穴以黃帝的姓為名,正是取帝王居中央而統治四方之意。公孫穴是脾經的絡穴,與沖脈相通。脾主土,在人體的正中央,主運化水谷精微,輸布全身,是人的后天之本,諳合統御之道。公孫是脾經的絡穴,入屬脾臟,聯絡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沖脈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種疾患的作用。沖脈有"五臟六腑之海"之稱,《靈樞經》說,沖脈乃"十二經之海",是人體的"血海"。
我以往進行養生講座時,多次談到過公孫穴的妙用,重點是治療胸腹的眾多疾病。溫故而知新,慢慢地我發現這個穴還有其他的重要作用有待于發揮。比如治療痛經。
我們平常形容女孩子漂亮好看時常會用一個形容詞,就是"美麗動人",但近幾年根據我的臨床經驗發現,尤其是時髦的女孩痛經高發,究其原因,大多是凍出來的,漂亮女孩美是美麗了,只是這種美麗并不"動人",而成了"凍人"。
痛經是婦科發病率很高的一個病種,這種病大多為后天不良的飲食和著裝習慣造成的。現在很多時尚女孩穿衣服只講究漂亮,衣服多緊身短小,更有的露臍露背,很不注意保暖。
有很多有痛經經歷的女孩都知道,痛經目前沒有什么好的辦法治療,只能靠吃一些止痛藥來緩解。不僅不能根治病痛,還會對人體的生殖系統造成損害。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得不到很好的調養,那么很有可能對懷孕生子帶來一個很大的隱患。道家醫學認為,治療一切婦科疾病首先從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經不調,更應該首先調胃。脾統血,主運化。痛經時血色發暗并伴隨有血塊,兩三天血塊排出后疼痛的癥狀就會緩解,但每月都會復發。小腹受涼或貪吃冷飲導致脾胃虛寒,不能運化水濕,脾胃的運化不良就會產生痛經,有時還會伴隨嘔吐、惡心、頭痛等癥狀。
為什么公孫穴有這么神奇的功效呢?在中醫里,公孫穴通沖脈,督、任、沖三脈皆起于胞宮,其中,沖任二脈與女子月經、生育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因沖脈具有含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調理公孫穴,等于是對人身上十二經的氣血進行一次全面疏導,具有行淤止痛之功。我建議有痛經的女性朋友,可以多點揉公孫穴,再喝一點女兒紅(不是酒,"用之有道"有介紹),治療痛經效果更好。
公孫穴在人的足內側緣,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蛴诘谝货殴腔浊跋戮,赤白肉際處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蛟诘谝货殴腔字皟葌认戮壈枷葜,赤白肉際處取穴(如下圖)。
平時為調節身體而找公孫穴,沒有必要按照治療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壓痛為準。我一般把公孫穴看做一個區域,在腳拇指跟后,有一塊很大的腳掌骨,在腳內側沿著這個骨頭按壓,壓到最有酸脹或酸痛感覺的那一點,就是屬于你自己的公孫穴了。
使用公孫穴時,可以使用灸法,用艾條熏灸此穴,每次15分鐘左右,也能溫補脾陽。灸的時候有個竅門,叫雀啄灸。皮膚感覺有點發燙,馬上拿開,然后再接著熏灸。反復進行,猶如小鳥啄食,可以很好地保護皮膚。
公孫穴堪稱我們腳下的第一溫陽大穴,只此一個小小的穴位,就免去了以往我們需要去醫院吃藥打針之苦。平時只要我們對公孫穴多多關注,必定能養足自己的后天之本。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