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接時節 注重滋補肝腎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大寒節氣已過,春節很快就要到來,這意味著春天的腳步也近了。而我們的養生計劃也要跟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由冬藏”轉變為春生”,側重于滋補肝腎。
大寒節氣過后,就要迎來立春,此時的養生計劃也要根據天氣變化隨之轉變,由冬藏”轉至春生”,只有適應天氣變化,才能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這個階段除養生除了要注重滋補腎陰之外,還要兼顧養肝,因此在飲食上就要注意,那么在冬春交接之時養生都應該吃些什么呢?
冬春交接養生重在滋補肝腎
核桃肉炒韭菜:
制法:核桃肉50克,入熱油鍋炒黃;韭菜250克,洗凈切段,倒入鍋內,加鹽少許,炒熟佐餐。韭菜以早春吃最佳,其性溫驅寒,可殺菌。
功效:補腎助陽,核桃能延緩腦神經衰老,是益智、強身、健腦的佳品。核桃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以提高皮膚的生理活性使皮膚更加細膩有光澤。此菜適用于寒痰咳喘,陰虛腎寒,腰膝冷痛,陽痿早泄。
山藥燉排骨:
制法:山藥100克,排骨500克,料酒10克,姜5克,蔥10克,鹽4克,味精2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將山藥用溫水浸泡一夜、切成片,排骨洗凈、剁成段,姜拍松,蔥切段;將山藥、排骨、料酒、姜、蔥同放燉鍋內,加入清水280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鐘;最后加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山藥燉排骨即成。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癥,皆可服之;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可降低血糖,延年益壽,對于肝臟也有滋補功效。
黑芝麻紅棗粥
制法:粳米150克、黑芝麻20克、棗(干)25克、白砂糖30克;黑芝麻入鍋,炒香,研成粉末;粳米洗凈,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紅棗洗凈去核;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放粳米和紅棗,旺火燒沸;然后改小火熬煮,待米粥爛熟;調入黑芝麻及白糖,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四肢乏力、五臟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等病癥,在烏發養顏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
春筍炒肉絲
制法:枸杞30克,瘦豬肉100克,春筍30克,豬油、食鹽、味精、醬油、淀粉各適量。將肉、筍切絲,枸杞子洗凈;將鍋烘熱,放人豬油燒熱后投入肉絲和春筍爆炒至熟,放入調味料即可。
功效:滋補肝腎。適用于肝腎陰虛型更年期綜合征,以癥見頭暈耳鳴,胸膈煩熱、小便不利者為宜。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