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氣?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因為氣的功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和的狀態,就會無所不病。所以人身外有六氣之侵,內有九氣之亂。而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以及種種說不出來的變狀,要推求它們的根本,那么一個“氣”字就足以概括了。大概氣有不調之處,就是病根所在之處。
所謂調氣,就是調和那不和諧的部位、凡是氣有不正,都要依賴調和,比如邪氣在表,使之散發就是調;邪氣在里,使之順行就是調;實邪壅滯,使之下瀉就是調;虛弱疲困,服用補劑就是調。務必是平衡之氣更加完固,使不平衡的氣恢復平衡,使氣必清必靜,各安其位,則能無病不除,這就是調氣之大法。此外,比如按摩,導引,針灸,熨洗,可以調經絡之氣。喜能克制憂,悲能克制怒,怒能克制思,思能克制恐,恐能克制喜,可以調情志之氣;又如五谷,五菜,五畜,可以調化育之氣;又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避免風寒、節制飲食、重視起居、調節喜怒,可以調養生之氣。
至于更妙的方法,如互借互用人體精氣,顛倒施治人身陰陽,似應閉塞其氣而用疏導之法,似應疏導其氣而用閉塞之法,或眾人診治某處有癥結而我獨判無;或病實在此而治彼。
只有智慧超人者才能看見還沒有發生的病,只有仁愛慈善者才能愛惜病人固有的精氣。像這些哪一樣不是調氣的方法呢?人能夠懂得這個道理,則豈止用于治病,內而身心外而民政皆可用這種方法,沒有不能調和的。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
上一篇:中國最古老的醫學體系——道教醫學
下一篇:彭祖攝生養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