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趙堡太極拳習武心得(一)
欄目分類:太極拳 發布日期:2017-07-27 瀏覽次數:次
一、尋覓明師
我年輕時喜好中醫及諸內家拳術,常拜名師學藝練功。如六臺八法。太極、形意。八卦等拳術,得其大概;自以為功夫了得。后70年工作變遷,支內去陜西咸陽;曾與一些朋友推手比試,常常動輒頒跌,才知自己之所學,皆是花架子,絕不起實戰的考驗,可謂外無御敵之術,內元修持之道。于是決心尋覓明師高人,咸陽有李宗友(武當趙堡大極拳鄭悟清門下高足)、杜今桂(形意攀高手李存義門下)、西安陳立清(陳式太極拳小架代表);焦明德(梅花拳,人稱梅花焦),鄭悟清,候春秀(武當趙堡太極拳一代宗師與鄭伯英先生,分別為大、中、小三種架子的代表人物;功夫獨厚,享有盛譽,同時形成了趙堡太極拳在西安的三足鼎立之勢,也是趙堡太極的一支重要力量)。趙堡太極拳很有潛力,而且是太極拳的主脈,余拜鄭悟清、李宗友老師學習趙堡太極拳,經老師悉心指點,及自己的刻苦練習,終系得太極真諦(行功丹法)。行功丹法是性命雙修、內外互練的一種行功方法,張三豐在秘訣中云:“若得太極拳法,不知行功之奧妙,摯直不頑,此無異煉丹不采藥,采藥不煉丹,莫道不能登長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不能成就。”所以說練拳即是修道,練太極的過程即是氣功修煉的過程。正如王宗岳拳論中說:“雖變化萬端:而理一貫,由著熟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矣,然非功久不能豁然貫通。”
75年后我們得知俟春秀老師已退休,在西安教太極拳,侯老師是趙堡太極拳傳人張敬芝先生所授,張敬芝先生系張家一族后裔。由張彥?張漢?張金海?張敬芝。侯老師擅長采拿手法和散打術,其推手中具有豐富的技法,環環相扣,巧妙變著,冷脆快狠,連珠炮動,尤其以亂環手法的施用堪稱一絕。1937年老師因躲避戰亂,先到陜西寶雞做生意,后因與警察發生沖突,只身用一條扁擔與父多名警察打遍一條街,傳為佳話,旋即逃至西安,解放后一直在三輪車工會工作。我們諸侯老師來咸陽教拳,每周六、日在咸陽公園教拳,并教授推手與散打,侯老師的推手特點是;發勁時冷脆快狠,放人時輕靈利索,手到腳到干脆灑脫。在推手運用上有上。中、下三盤四十八法密技,即上盤十六法:棚、持、擠、按、采、例、肘、靠、攥、扣、鎖、撅、疊、挫、扯、擲;中盤十六法:起、落、迸、退、騰、閃、圓、轉、含、撥、通、挺、環、管、吞、吐;下盤十六法;纏、跪、挑、鐐、劈、壁、掛、蹬、勾、掰、截、點、繃、跳、滾、卷共四十八法。每盤前八法為明法,后八法為暗法,另外還有“手上的串子,腳下的絆子”(串子:主要是指來拿折別之手法類:絆子:是指纏跪挑撂、封套退插之腿法類。侯老師所教的太極為武當趙堡三合一太極拳,其特點為把架子、推手。散打三者融于拳架之中。)
78年李宗友老師退休回成都,80年我回上海,其間得識上海著名武術家楊幫泰先生,楊先生是解放初期在西安拜鄭伯英為老師。為鄭們英先生門內凝子,并精通形意,八封,通背拳。初次見面在人民廣場;楊先生原籍河南,性格熱情豪爽。剛見面;楊先生即說;“咱們初次見面,人不親拳余。”因為我們都是趙堡太極拳的弟子,他練的是大架,我練的是中架,從此我們相交莫逆;經常在他家暢談,楊先生對趙堡太極拳的歷史,名人款事了如指掌,談起來無所不知,如數家珍。除了敘談之外,我們經常在人民公園切磋拳藝及散打和推手,在技法的運用上常請教于楊先生。82年前后,有一位姓金的太極拳名師,登門拜訪楊先生,其是陳照查先生門下弟子,善推手,并從學于楊、吳式太極高手,如馬老前輩等學過推手。楊先生是個熱心人,無門派之間,欣然應允,那天我正好也在人民公園,金老師向楊老師求教,雙方盤圈子投手,我們又叫搭手,趙堡太極拳的推手方法與陳式相似,均為上下步推手法。楊老師一個用招,一個掙脫,二人相持約20分鐘,金老師雖能走脫但招式強硬勉強,尤其不能每招定化,楊老師也顯得拖泥帶水,用招不靈,兩位老師都已是60開外的人了,雙方滿面通紅,額頭冒汗,氣喘吁吁,其時勢成騎虎難下。于是我站起身來說:“楊老師,我來向金老師請教。”楊老師正好順勢下臺。我與金老師搭手盤圈,兩圍過后,起手一個探馬式;金老帥隨即飛躍出去。式如栽蔥。金老師從地上緩緩站起,面露慢色;但猶作鎮定走上村來說:‘你剛才一招是如何打的,我沒看清楚。”于是我把左手一人!畞戆。”當金老師剛搭上我的手臂,我和也甫轉圈,直接在原地反掌.金老師隨即又跌倒。其實我運用的正是侯老師的穩準冷脆手法,在圓的切線上;使對手無法走脫,攻其元救。
二、太極拳與技擊
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技法訓練的重要手段,它以拳架為基礎,通過推手來驗證拳架用法的準確度,兩者相輔相成;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同時又是相互制約,缺一不可,也是太極拳訓練的特殊手法。當太極拳練到由精熟而橫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的階段時,即可達到周身透空,虛靈莫測,發人于無形之中,一觸即出,甚至凌空彈放的高乘境界。
在我與前輩們推手時,雖然老師沒有用多大的力量,但他有強大的內勁,沾粘連隨使你無法走脫,進退不能。引之使你不得不來,去之使你不得不去。鄭幅清老師有一弟子名叫劉瑞,不時想試一試老師的本領,有一次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在老師身后冷不防朝其后腦猛擊一掌,只聽得老師“哼”的一聲,劉已飛跌在他的床上,后腦技在墻上,起了一個棗大的包。又有一次劉瑞與老師推手,他又想偷襲一下,在兩人搭手轉圈時,但推到他左時時,猛然進招偷襲在助,剛覺打上,又聽“哼”一聲。劉瑞已換了鄭老師的一記轉身靠,其速度迅雷不及掩耳,當時差點吐血,好幾個月后才恢復過來。鄭老師對劉瑞說:“推手時不要猛進、輸進,一快一猛我就顧不上你的安全了!彼哉f鄭老師身體各個部位,甚至身后,如不打招呼,都是碰不得的,一碰就會挨打。
侯春秀老師也有很多這樣的實例,記得有一次侯老師蹲在地上與人下棋,一位平時相處甚密的朋友,從背后輕手輕腳的靠近想把他抱起來,剛一接觸將抱未拖時,只見候老師“哼’的一聲,猛的一個穿心肘,把那位朋友打翻在地,面色蒼白,口吐白沫,透不過氣來。當即推拿按摩,點穴急救,許久才緩過氣來,事后老師說;“最忌乘人不備時突然偷襲,雖是玩耍,弄不好要出人命的!
有一次我在咸陽公園的渭河邊上與老師練習太極推手,我問老師:“閃速背這一招怎么用?”老師說:“閃通背可打四面八方,有擒拿。采。多種勁別的用法。”我又問:“何謂‘通背’?”我以為這是一般的發勁,那知我話音剛落,老師用左手封住我雙手,右手從海地抄起,我整個身體離地,從老師的背脊頭頂飛躍出去,當時驚出一身冷汗,幸好河邊全是厚厚的沙地,居然沒有一點受傷,當時老師也快萬歲了,我似36歲,確實顯示了老師太極功夫迅、猛、狠、準的高水平。又有一次我與老師練投手,剛搭手我就來了一個迎面靠,想來一個突然襲擊,靠法是太極拳短距離的擊打法,也是太極拳獨有的超短距離的較量,如果對方被擊中也是有相當威力的。沒有想到在我將撥本挨時,侯老師轉身輕輕一撥,我就斜飛出去,老師的聽、化、拿、發,引進落空、千變萬化、隨心所欲。得心應手,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層境界,處處時時可以控制對方,隨時使對方應手跌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