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氏春秋》中的十大名句
國學資訊2016-06-24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名著。呂不韋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下面選?堵朗洗呵鎩分械氖竺洌┐蠹也慰佳? 一、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季春紀先己》) 大意:想要戰勝別人,必定要先使自身沒…
-
朗誦:太乙救苦
國學資訊2016-06-24
(世界和平 幸福康寧) 稽首皈依東極宮, 太乙尋聲救苦尊。 左手碧盂盛甘露, 右手揚枝灑靈津。 大圣大慈濟世界, 大悲大愿度亡靈。 我今稽首皈命禮, 志心稱念太乙尊。 愿國安民豐時和歲稔, 愿宗風丕闡道化興行。 愿兇惡化賢邪魔歸正。 愿兵刑罔措囹圄空閑。 愿沉滯升遷怨仇和釋, 愿參玄學者悟道成真。 愿現在父母增延福壽, 愿過去尊親早有超升。 愿歷世師友同登真常, 愿歷劫宗親均皆超度。 愿所傷物命早生人天, 愿絕食葷酒不相殺害, 愿持身端正不履邪淫。 …
-
清心寡欲
國學資訊2016-06-24
不特別聰明而賢智的人,使百姓不至于起爭端;對珍貴的貨物不刻意的十分重視,使百姓不發生偷盜行為;若不提供誘人欲望的東西,老百姓就不會胡思亂想.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就是讓百姓無貪妄之心,行使讓百姓衣食無憂之策,讓百姓沒有妄想的念頭,讓其有康健的身體,常常使百姓無莫名的貪妄之心態,即使那些自以為是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清靜無為之法則施事,社稷國土就用不著特別之舉措了,天下還能治理不好嗎? …
-
專家新說“茶馬古道”有7條
國學資訊2016-06-24
我國西南茶馬古道說最早的正式提出者之一木霽弘,在此間接受記者專訪時稱,他經過10多年的深入研究,認為茶馬古道有7條主干線。 木霽弘現為云南大學中文系教授。1990年夏秋季節,他和自己的大學同學徐涌濤及北京大學教授陳保亞、藏學家王曉松等6人,在滇藏川地區進行了為期100多天的實地考察,徒步行程2700多公里,最后合著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書。該書首次正式提出了茶馬古道的命題,引起海內外學術界重視,并有很多人加入了研究行列。中國…
-
諸葛亮的《誡子書》中的十種力量
國學資訊2016-06-24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文章思想 《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 關于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
-
拯救地球的生活方式
國學資訊2016-06-24
很多時候,我們雖在說著環保,但依然過著極不環保的生活。這種生活正是構成身心疲憊和環境惡化的關鍵所在。說到這個問題,使我想到佛教的戒律。為什么修行要從持戒開始?就是幫助我們建立一種健康而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使我們擁有寧靜平和的心態,然后就能進一步修定發慧。修行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會有健康的身心,才不會對環境構成太大破壞。 素食,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中國,民眾對素食有種種的誤解和偏見,總以為吃…
-
生命無常
國學資訊2016-06-24
深通大道出迷途, 我命自主大丈夫。 百年光陰轉眼逝, 莫讓一生水中??只貪名利與享樂, 日觀容顏暗自枯。 但見滿屋金銀山, 自古最懼無常虎。 最近一幫朋友來討教養生之道,其實養生離不開飲食,修身離不開心性。養生先從養心開始,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是作用于我們身體的各個領域,所以心是源頭,要明白自然規律和調心靜氣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一個人就是一個小宇宙,就是一個小社會,也是一個大世界,山川河流,冰雪火焰應有盡有,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境隨…
-
朗誦:生命本色
國學資訊2016-06-24
閑時春觀百花妍, 忙中夏看并蒂蓮。 仰望秋月迎歸雁, 心靜冬賞梅花雪。 恒順人情世故險, 感嘆光陰去似箭。 寡欲細心茗清茶, 自由自在禮佛仙。 寄居寒庭不覺苦, 黃昏巧弄青菜園。 羅漢床上撫古琴, 唐詩宋詞放枕邊。 嘻笑淵明夢幻癲, 細悟杜甫詩篇玄。 今晚有月沒有雨, 明天太陽還會圓。 悠哉游哉淡淡過, 盡享人生一百年.... …
-
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
國學資訊2016-06-24
2016年1月17日(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臘八節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在這一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節的由來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
-
朗誦:日日朝陽
國學資訊2016-06-24
剛罷手, 又臨舍。 滿臉歡笑迎仙客。 一杯清茶日日酌。 他從東門走, 你又北門落, 應酬多。 邊修廟, 忙助學。 世態炎涼經歷過。 閑時面壁常思錯, 聰的是他, 癡的是我。 爭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