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廟興市:城隍廟的前世今生
武當傳說2017-04-22
城隍廟會重現出巡場景 城隍廟會的傳統與危機 自上海建縣至抗日戰爭前,城隍廟會四季不斷。以廟會興市場,是城隍廟商場興旺繁榮的特色之一。 城隍廟會現主要在豫園商城及其周邊地區舉行。具體區域為東起安仁街,西止舊校場路,南鄰方浜中路,北靠福佑路,中心點在豫園商城的中心廣?⒕徘毆慍 ⒒平鴯慍『蛻壇悄詰母魈踅值酪約爸鼙叩畝嗵醯纜罰繚ピ靶侶貳⒛月貳褻崧貳⒘柑返取?廟會中規模最大的是“三巡會”,因城隍神每年按例出巡三次,故稱…
-
道教音樂無為的妙韻
武當傳說2017-04-22
清靜無為的道教音樂 “大音希聲”的具象表達 老子說“大音希聲”,這恐怕是對音樂之美最好的概括了。“希聲”乃至“無聲”,但卻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內涵,因此“希聲”才能謂之“大音”。“大音”是天樂,也就是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的最美好的聲音;而之所以“希聲”,是因為最美的音樂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靈去感悟。“大音希聲”,其實也就是人們要用心靈去領略的自然內在的無為大旨,也就是與“道”的交流。 道教音樂,無疑是對老子這種思想的…
-
明清時期陜北榆林的關帝信仰
武當傳說2017-04-22
關帝信仰 明清時期,陜北榆林民間信仰的類型主要包括地形地象信仰、動植物信仰、行業保護神信仰、神化名人信仰等。其中關帝信仰就是神化名人信仰的一種。盡管與其他地方的關帝信仰有相似之處,但又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征。 一、明清時期陜北榆林關帝信仰的演變 明朝對于關羽的信仰和崇拜可以說是承前啟后,明朝之前關羽為王,明朝后期為帝。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南京敕建關廟。建文三年(1401),朱棣以“清君側”為名,上承“天意”,并…
-
道家思想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
武當傳說2017-04-22
王羲之《蘭亭集序》 魏晉南北朝時期,儒釋道三家開始碰撞融合,并逐步影響到社會文化的不同層面。書法藝術作為思想文化的一個側面,在這個時期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鐘繇、王羲之等書法大家,一改古質書風而流美妍媚,其背后的思想淵源與道家思想有直接的關系。士人崇道、談玄是魏晉時期特有的社會現象,老莊思想成為上層知識分子行為的理論基石,而書法則成為他們自我陶冶的重要手段,道家思想促成了書法理論的嬗變,并影響到書法藝術風格的轉變…
-
臨河市慈云寺壁畫
武當傳說2017-04-22
…
-
遼金時代精美千手觀音
武當傳說2017-04-22
千手觀音 遼金 (現吉美博物館藏) 千手觀音 遼金 (現吉美博物館藏) 千手觀音 遼金 (現吉美博物館藏) 千手觀音 遼金 (現吉美博物館藏) 千手千眼觀音是佛教密宗中最重要的菩薩之一,也是人們最敬奉,在佛教密宗藝術中塑造、繪制最多的菩薩。 講述千手千眼觀音的佛教密宗經典很多,其中在佛教史上最著名、最流行的是唐代天竺高僧不空譯的《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音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和伽梵達摩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不同的…
-
福建民間信仰與茶俗之緣
武當傳說2017-04-22
茶文化 茶,發于神農,聞于魯周公,興于唐朝,盛于宋代。作為中國茶文化與民間信仰文化結合的產物,茶祭祀是一種文化象征體系。民間信仰的教義、禮儀和程式與茶俗歷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名山勝境、宮觀寺廟,幾乎都栽種茶樹,流行以茶待客,以茶作為祈禱、祭獻、齋戒,以及“驅鬼捉妖”的祭品。 福建是茶鄉,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產生了各種民間信仰,這些民間信仰孕育了福建十分發達的茶祭祀文化。信徒通過祭獻茶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祭獻對象的…
-
白居易詩歌的道教情懷
武當傳說2017-04-22
白居易 在唐代,道教得到了李唐王朝的特別尊崇,迎來了其發展的全盛期。唐代統治者為順應魏晉南北朝以來重視門閥世族的傳統,追崇老子為自己的祖先,以提高自身的身份。在統治者的大力倡導下,道教甚至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即所謂“道舉”。道教自然成為整個社會的時尚,成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又是一個思想開放、兼容并包的時代,在思想領域,儒、釋、道三教調和,文人大都周流三教,取其所需。雖然整個唐代的宗教信仰仍以佛教略占優勢…
-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十二種忌諱
武當傳說2017-04-22
中國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日常生活當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得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在使用過程當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齊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后則一定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但這要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筷子的禁忌 1、三長兩短: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
-
陳鼓應:莊子的心是審美的心
武當傳說2017-04-22
陳鼓應教授 陳鼓應,當代最著名、最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道家學者,臺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 關注“心”就是關注生命的一個體現。人的生命有兩個重要的部分:一個是形,一個是心,古人是這樣認為的。“形”當然很重要,可是一個人有生命,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生命、思想生命。孟子講“心者,思之官。”思想、精神都從心發出來。古人常常講神,就是精神生命,神是心的作用。到了戰國中期,戰爭在激烈地進行,人的生命面臨危機,人處在一個極端的情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