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器種類
欄目分類:道家法事 發布日期:2017-06-26 瀏覽次數:次
道教法器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組成部 分,自漢代道教之出現、中經盛唐、直到近代,上至朝廷巨室的齋醮,下及民間百姓的道場 ,舉凡各種道教科儀或法事活動,大都可以看到道教法器的蹤影。凡舉行齋蘸法會,修眞護 身,通靈達神,驅邪伏魔,煉度濟人等道教科儀與宗教活動中,都必須使用,故歷來為道教 中人所重視。一些道門中人在回憶昔日大型法事活動時,常常談到名目繁多的法器,尤其是 法印名目眾多,數量也最大,多到需要使用籮筐來放置。就道教法器而言,通常所使用者, 不出劍、印、尺、令,是行法時之必要道具之一。 《洞玄靈寳三 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三云:凡法具,供養在先。道士女冠,唯一之本,不可闕也,并 備諸經。但在觀中及私房內,供養之者,緫名法具。”這里所說的法具,明確區分為兩 類:一類屬于道士供養使用之類,如殿堂內外經常看見的鐘磬、帳座、香爐、靈幡、寳蓋、 燈臺、燭臺、旌節、香花、燈水、壇纂、門榜等,也包括道士常用的個人之物,如如意、塵 拂、蒲團、木杖等物。另一類是專門用于各類科儀法事中,稱為威儀之本”, 業就是科儀中不可缺少的,包括令旗、法劍、法尺、銅鏡、令牌、帝鐘、水盅,以及鈴、鼓 、鐃、鈸、磬、木魚等等。在道教儀式上使用法器,主要是為了使儀式具有法力的效能,從 而呈現出強烈的節奏感與莊嚴肅穆的宗教氣氛。因此,當道士在執行儀式時,除了要注重壇 場的設置如香爐、供品等的擺設和本身的服飾外,還要因應儀式所需而使用各種法器。此等 法器,或有用以辟邪驅魔的,或有用以召神遣將的,或有用以靖綏壇場的,或有用以節制經 頌的……。 黃信陽道長在《全眞必讀 •論全眞教徒》中有云水隨身七寳卽:一蒲團,方外煉魔;二衲衣,攝伏心性;三為簞 瓢,用來訪賢飲食;四為棕笠,御風避雨;五為棕扇,可拂開塵事,一般道士多用五明降魔 扇;六為青囊秘藏,卽道經道書;七為楄拐,用以彰大道。以上為全眞教徒出外游訪時必不 可缺少地隨身之物,眞可謂:出家得受百衲衣,靜坐丹臺凝神氣。舉杖遨游神仙地,一笠江 湖任風雨。 另外,道場中還有伴奏所用的笙、管、 笛、二胡等,稱為樂器”,不屬法器之列。 宋代道士王契眞在《上清靈寳大法》卷三十一《齋法壇 圖門•威儀章》中稱:太上三尊,居玄都玉京之山,七寳玄臺紫微上宮,十方世 界上圣高尊,一日于寅午戌三時,旋行朝謁,執符把箓,建節持幢,吟詠洞章,燒香散花, 奏鈞天廣樂,鸞唱鳳舞,萬眞稱慶,三界齊歡。今之齋法,登壇朝奏,步虛旋繞,蓋取于玄 都玉京也。威儀法式,莫不備焉。”由此看見,道教宮觀中科儀使用的法器,都是取法 于天界神仙。 供養殿堂上神靈使用的 法器,務必精雕細刻、金碧輝煌。明代朱權在《太清玉冊•天樂儀仗章》中稱: 仙仗用朱竿、寳蓋、珠網、綿帛、繒彩為之,務在裝畫整肅,列于外壇四面,每朝奏步虛旋 行之際,則道童各執仙仗,和華夏吟隨班,旋繞皇壇之上,非登壇朝奏不用,則列于壇之四 面架之。”而道士自身使用的法器則要求素樸簡潔、講究實用!抖葱`寳三洞奉道科 戒營始》卷一稱:凡出家之人,務存清素,遠棄驕奢,須從儉省。所居之處,皆不得 華麗靡曼,床席器玩,并須敦樸,不得同俗,使內外開通,表里無擁,不得以簾幔帷幌而自 隱藏。其繩床、幾拂、如意、香爐法具,常安左右。凡諸非法器服玩弄,皆不得畜。此道士 之重戒。”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