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之時,談談中國傳統的三元節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7 瀏覽次數:次
文/范傲
志心稱念,法流遠洽天尊,不可思議功德。又是一年下元日,水官大帝解厄時。積善培福尚不晚,放下屠刀亦不遲。
var flash_vid = o0174syqefj, flash_title = 白云觀乙未年慶賀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圣誕祝壽, flash_pic = http://vpic.video.qq.com/6607148/o0174syqefj_ori_1.jpg, flash_hits = 288, showVideoPic = true;
二、慶祝三元節的日子,為何是那固定的三天
三元節的最早起源是來源于道教三官大帝的圣誕。道經記載三官大帝在這三天出生,正月十五生天官,七月十五生地官,十月十五生水官。所以道教和民間會在這三天祭祀三官大帝,祈求神明的賜福赦罪解厄。道教為什么要將這三天作為三官大帝的圣誕,在這一天為眾生祈求賜福赦罪解厄,這是個很有趣的事情。
三官大帝由元始天尊所生
元始天尊(資料圖 圖源網絡)
究其原因,這與三官大帝的本生神學是有密切聯系的。三官大帝在哪一年出生,由誰所生,為何在這三天出生,這些根本問題就決定了三官大帝為何會有監管諸仙的權利以及為何會擁有賜福赦罪解厄的職能。而這些根本問題解決了,道教為什么要將這三天作為三官大帝的圣誕,在這一天為眾生祈求賜福赦罪解厄這兩個連帶問題也就解開了。
水有源,樹有根,無論是神的誕生或圣人的出生都是有原因和意義的。按道經記載,三官大帝由元始天尊所生。《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于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于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圣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于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元始天尊飛身到三個地方取了炁,然后吸入口中在三焦處將三炁合為一炁,九九之期結成靈胎。結胎后,在春一月月望,也就是正月十五吐出長子天官大帝。又在七月十五日吐出次子地官大帝。又于十月十五晚吐出三子水官大帝。從經中可見,三官大帝為元始天尊所生,元始天尊在春一月、秋一月、冬一月將三子吐出。
三官大帝雖然是由元始天尊取氣凝三焦于九九之期結成圣胎后,在這三個月生出,但這“九九之期”的孕育過程非常漫長,絕非一年完成。元始天尊要讓三官大帝擁有考校諸仙、賜福赦罪解厄的神通,就必先給三官大帝一個特殊“印記”。也就是三官大帝的出生年月日必須夠強,才能擔得起這個重任。那三官大帝的生日我們知道了,但哪年哪時出生的還未知曉,并且這個出生年月日有何特殊的奧妙我們也要解開。
甲子會逢 三官大帝應時出生
《道德天尊說下元五炁三品水官解厄寶懺》記載了三官大帝出生的年份。我們先解決年和時的問題。經言:“天皇氏興,玉清分化,太初紀歲,年月日時,甲子會逢,是為上元而九炁以胎;地皇氏興,上清分化,太和紀歲,年月日時,甲子會逢,是號中元而七炁以寓;人皇氏興,太清分化,太光紀歲,年月日時,甲子會逢,是名下元而五炁以涵;三元之所得名,亦三圣之所托始;嗣是德深萬行,因而道貫諸天;威靈恢廓,恩膏普遍,顯神通之種種,大利賴以生生;一門鼎膺帝號,同氣品列上尊。”
從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原來三官大帝是在天地人三皇氏興、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分化、太初太和太光三太紀歲、在年月日時甲子會逢的時候,三官大帝才分別孕育含胎的。年月日時甲子會逢,是說年月日時的干支組合都是甲子。也就是說,在這些時期的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三官大帝才分別含胎。最后因為這三個含胎時段都是天地交運、三清三化之時,所以才“德深萬行,道貫諸天”。
日月同時(資料圖 圖源網絡)
三官大帝的出生 與天地的陰陽消長密切相聯
由此可見三官大帝的出生年月日時竟然有如此妙理,這其中是有神學理論的。那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除了甲子會逢還有什么其他的奧秘嗎?《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為大家解釋了這三天的另一奧妙。
經言“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統攝。所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天官校錄者。十一月一陽生,正月三陽生,三陽成干。干者,天之用也。正月天道數成,故一切天官主當校錄。所以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校錄者。五月一陰生,六月二陰生,七月三陰生,三陰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坤氣王周,故一切地官主當校錄。所以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水官校錄者。十月建亥,亥屬北方,北方是坎,坎是水位,正是水司建王之時,故一切水官主當校錄。”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說,一切眾生,都是天地水三官所主掌的。之所以正月十五為上元,是因為正月份的時候三陽生出,三陽組成干卦,干卦是天之用。正月份天道數成,所以天官校錄。七月十五為中元,是因為七月份時三陰生出,三陰組成坤卦。而坤是地之用。七月時坤氣遍布大地,所以這一天地官校錄。十月十五為下元,是因為十月的月建是亥,亥的方位是北方,北方八卦是坎卦,坎代表水,正是水司統領的時候,所以十月十五水官校錄。
原來三官大帝這三天出生是與天地的陰陽消長密切聯系的,是天地的生化之道。年月日時包含著道教的神學理論、劫運理論與陰陽化生理論,這幾點大要素使得三官大帝擁有“超級大的能量”。
天地生化之道(資料圖 圖源網絡)
而三官大帝賜福赦罪解厄的神通,也在《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中有所說明。經中記載:“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于三界。”在正月十五的時候天氣圓滿,天氣主生,賜福以利民生,所以天官賜福;七月十五地氣圓滿,地氣主成,成福而赦罪,所以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氣圓滿,水氣主化,可以解除一切氛穢,所以水官解厄。正因為這些“玄妙”的結合,才會使三官大帝擁有如此廣大的神通,使得三界之內,萬靈之中,無不掌握主宰。
三、三元節,我們要做什么
道教慶祝三元節時科儀的分類
道教通常會在三元節舉辦科儀,也會做些慈善活動,以借祖師圣誕之氣福應萬靈。而科儀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慶賀祝壽科儀,慶賀祖師圣誕;
第二類為祈福消災科儀,請三官為眾生賜福赦罪解厄;
第三類為超拔煉度類科儀,請三官為四生六道的一切含靈,拔罪煉形,滌神超脫。
道教科儀(資料圖 圖源網絡)
民間慶祝的方式
民間的活動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為合家團聚、大眾集福類的集體活動;第二為各家各戶的祭祀活動,屬個體活動。普通大眾也可參與到道教的禮神集福中來,亦可以自行集福。如念《三官經》《北斗經》就是其中之一。
三官北斗經中都說到三官大帝會在三元日、八節日及特殊節日為眾生賜福、赦罪解厄。《玉樞經》言:“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圣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斗解一切厄。”《三官經》言:“若誦此經,隨力見功,酌水獻花,其福自應;家有此經,宅舍光明,災難無侵;佩帶此經,萬神擁護,鬼祟永滅,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隨心應口。此經共計一千六百七十五字,字字真詮,句句消愆,行行滅罪,卷卷賜福。”《北斗經》也說:“于三元八節,本命生辰,北斗下日,嚴置壇場,轉經齋醮,依儀行道,其福無邊,世世生生,不違真性,不入邪見。”可見在三元節誦持經典的福報是非常廣大的。另外,我們也可于三元日多做善事,多修陰騭,為自己為家人等集福消災。總之,三元節時誦經行善是要做的,這對人的生活和修行都極其有利。而三元日的禁忌也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不可殺生,不偷盜,不行淫等。另外惡口酗酒以及妄論鬼神都是不可以的。這些惡事是要避免的。
總之,“常持正心,天天得賜福赦罪解厄之力;永滅惡心,世世享消災延生保命之功”,下錄三官寶誥,供大家持誦集福,消災解厄。
天地水三官(資料圖 圖源網絡)
上元天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眾。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眾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賴,蠢動咸康。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總真應現天尊。
中元地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岳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平等應善天尊。
下元水官寶誥 志心皈命禮
旸谷洞元,青靈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一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濟無窮。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旸谷帝君,法流遠洽天尊。
對于三元節與三官大帝的介紹就到這里,唯愿三官加持護佑。
水官圣誕,讀文明經,滌蕩萬物各澄清,解厄并延齡。三稱圣號,安家樂太平。志心稱念,玄都萬壽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范傲,上海道教學院。)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