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樞》(四十三):還元上篇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7 瀏覽次數:次
元氣之始如黍之大;鐘則形聚,離則形壤。
人者,三才之一也。天未嘗崩也,地未嘗陷也,而人之死者林林其多,何也?人者,其靈壽共四萬三千二百余日,其神三萬六千元陽,真氣其重三百八才有四銖,內應乎干,而皆不知棵,使之散焉,所以中道而人關也。乾者,六陽具而未之動作施泄也。如是能修行焉,真仙之道也。自年十有五而至于二十有五,施泄不止則其虧四十有八銖,存者其應乎遘;嗜欲之甚加十歲焉,其虧四十有八銖,存者其應乎遁;又不知養焉,加乎十歲,其虧四十有八銖,存者其應乎否,天地之中氣也;又不知養焉,加乎五歲,其虧七十有二銖,存者其應乎觀;又不知養焉,加乎五歲,其虧九十有六銖,存者其應乎剝;又不知養焉,八八六十四卦之終也,元氣盡矣,其應乎坤。坤者,純陰也。惟安谷而生,其名日茍壽。雖然有明師焉,示之玄門,猶可幾于道矣。《黃庭經》曰:有二十年猶可還,蓋謂此也。
鐘則形聚,離則形壤(資料圖 圖源網絡)
吾于日南至之后,竊天地之正氣,謂之升,日北至謂之降,曰年、日月、日日、日時,其中俱有陰陽焉。歲則二至也,月則二弦也,日則子之后午之前,于時亦然也。于是依法補之,可以返陰而還腸。夫百歲之木,液漏枯竭,吾取木之稚者接之,則更茂矣。人豈異于玆哉!夫能固氣養精,精以養神,神不離體,氣乃常住矣。
若夫得明師授之以訣,從而修之,時加乎子,執節而轉天呈,其修金鼎,修之一年,元氣增四十有八銖,其應乎復;修之二年,運乎赤龍,承春之氣,其雨蒙蒙,海水騰于蓬島,金鼎既開,其用巽風,其增四十有八銖,其應乎臨?修之三年,而二氣交矣,鼎中騰耀明矣。龍吟虎嘯,魂掣電奔,其增四十有八銖,其應乎泰,泰者,立春之象也;行之彌勤,其增七十有二銖,其應乎大壯,其火之光盈矣,赤龍出而風雷繁矣,壺中之日月延矣,鼎之中涌乎碧波矣。大壯者,立夏之象也,于是邪氣不入,其增九十有二銖,其應乎央,于是制白虎而鎖青龍矣;六年積用乃成,內復應乎干。于是火光赫然,其爐紅矣。于子午之時識乎真龍虎,而可以任意分之矣。然修真之要,在乎去貪慎愛欲。既修之也,一年易精,二年易髓,三年易骨,四年易筋,五年易發,六年易形,內氣不出,外氣不入,其名曰真人。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