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砍柴遇白猴 巧得寶書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5 瀏覽次數:次
黃初平砍柴維持生計
話說黃初平被白鶴救出黃塘,晃晃悠悠在天上飄飛了不知多少時候。等他醒來時已發現自己躺在北山深處的一座茅鋪里,除了一把柴刀,茅鋪里什么也沒有。初平只好以砍柴維持生計,“三年不見鑼,四年不見鼓,只聽見柴刀拍屁股。”
黃大仙像(資料圖 圖源網絡)
拴“飯蒲包”于腰上防其丟失
日子過得倒也很快,一晃眼,初平已經十五歲。這一年,初平在砍柴中,常常遇上這樣一件怪事:每天到了午飯時分,他帶的“薄包飯”總是不翼而飛,弄得他流汗勞累之余,還要忍饑挨餓,這使他十分煩惱。
一日,初平照常上山砍柴。一連多次挨餓之后,他不得不格外警惕,為了防止“飯蒲包”失落,他用一條繩子把它拴在腰上,砍柴時向前移動一步,“飯薄包”也跟著挪動一下,還可以時時回頭看顧,心想這樣總可以萬無一失了。
將近中午時分,初平看看一擔柴還沒砍夠,便甩開架式,唰啦唰啦使勁砍起來,一時忘了顧及背后的“飯薄包”。等到他砍夠了一擔柴,回頭一看,系“飯薄包”的繩子已被咬斷,那“飯薄包”又不翼而飛了,這可太使人驚奇了。他趕忙放眼四顧,只見不遠處,一只白毛猴銜著他的“飯薄包”,正往山上飛跑。
奪我口食,猶如傷我命。初平頓時怒火中燒,不顧荊天棘地,山高路險,邁開雙腿,便向山上追擊。那白猴頑皮極了,初平追得快,它跑得快;初平跑得慢,它也跑得慢;初平停下喘口氣,白猴竟還對他扮鬼臉。惹得初平氣上加氣,恨上添恨。
大約跑了四五里路。到了北山大盤尖東面,只見山巖上有一個巖石洞。那白猴忽然鉆進洞去。初平跑近一看,早已不見白猴蹤影。看那洞口大小不到一尺見方,人又爬不進去。
于白猴處得寶書
初平丟了飯,又抓不到白猴,難解心頭憤恨。便搬來一些石頭,準備將洞口嚴嚴地堵塞起來。就在這時,忽聽洞中傳來說話聲:“初平哥,初平哥,千萬別塞住洞口啊,可要憋死我了啦!”初平一看,只見那白猴可憐巴巴地趴在洞口,說話的正是它,初平不禁十分驚異。
這時,只聽白猴又講起話來:“初平哥,我本是只啞猴,吃了你的人間飯食,已有七七四十九天,如今能夠說話了,你的大恩大德,我要好好報答。這洞里有一本寶書,就送給你吧!”初平說:“我大字不識一個,書有何用?”白猴說:“你雖不識字,可心眼挺好,再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人要有心,寶書也可以讀進去的,等你讀通了,就能夠求仁得仁,求道得道;招財得財,招寶得寶……”“噢,有這么好的書!”初平十分驚奇。
“不過,你要真正讀通,得靠一位名叫赤松子的道士。以后當你遇上他,你可一定要向他求教。他是個大能人,到時,你也可以跟他一道去學本事了。”說完,就把寶書交給初平,初平十分敬重地把書抱在懷中,正要感謝,那白猴又說:“我生性貪玩,養有一群羊,山羊綿羊都有,就在前面“臥羊山”的山坳里。”說著就帶初平來到“臥羊山”。
黃大仙祠(資料圖 圖源網絡)
獲贈“羊群”竟為“石頭”
果然有一大群羊,共有百十來頭,白猴說:“騎羊這玩藝,我已經玩了多年,如今玩膩了,都送給你吧!”“不、不、不。”初平連連搖手,“我乃山野樵夫,豈敢無功受祿,受了寶書,已感有愧,怎敢再受羊群。”白猴說:“初平哥,你既已接受我了的寶書,就得接受我的羊群,因為日后要得到赤松子的教導,只有做個牧羊兒才能接近他,否則你將抱恨終生哪!”“如此說來,我必接受你的羊群了!”“必須如此!”“只是初平時感到受之有愧。”“不,這是物歸原主。“此話怎講?”“猴兒騎羊不過是玩把戲而已,而你才是真正的北山牧羊兒!”說完,白猴向初平丟過了牧羊鞭,又向初平眨眨眼睛,招招手兒,三跳兩跳,一忽兒不見了。初平撿起牧羊鞭,慢慢走到羊群邊,揮動牧羊鞭“啪”的一聲脆響,怪了,那羊兒一動不動。他細一瞧,哪里是羊,分明是一群白石頭。他不禁大叫一聲:“猴兒騙我!”這時,只見遠處山林里傳來白猴的聲音:“我沒騙你,只要你讀通寶書,學好本領,石頭就自然會變成羊了!”初平摸摸牧羊鞭,又看看懷中的寶書,內心發誓道:“我一定要讀通寶書。”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