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燃燈盞,諸星下界供清茶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05-01 瀏覽次數:次
舊時在民間流傳著“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歸”的習俗。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如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正月初八是“蠶過年”的日子。民間習俗從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別為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蠶等人和動物的“年”,這些都和農事有關,人們希望六畜興旺,人丁平安,蠶事順遂。同時,在民間還有—個傳統禁忌,正月初八蠶過年時婦女不能用針線。據說,如果這天用了針線,蠶的眼睛就會瞎。
一、“星移斗轉”降吉祥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日,也是“諸星下界”之時,所以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因此,有的人們到白云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廟里進香,這天晚上,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堆嗑q時記》:“初八日,黃昏之后,以紙蘸油,燃燈一百零八盞,焚香而祀之,謂之‘順星’。”在家里散燈花順星之同時,很多人到白云觀元辰殿去參加順星祭典。
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日(資料圖 圖源網絡)
元辰殿俗稱“星宿殿”或“順星殿”。殿在白云觀西路。殿中塑有六十年花甲子的六十位星宿神像。凡到元辰殿順星的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如果是甲子年生人,就到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的塑像前,燒香、磕頭、布施之后,再到今年當值的星宿。如果今年是癸亥年,就再到癸亥太歲盧程大將軍塑像前燒香、磕頭、布施,這樣就可以保佑你一年順遂。
二、順星的來歷
現行道教順星節的風俗形成于金代。傳說公元1190年,歲次庚戌,金章宗的瑞圣皇太后得了重病,久久不愈,到丁卯元辰值年才好了。于是金章宗下令,在北京建白云觀瑞圣殿,供奉丁卯元辰像,以紀念他的神功。從此人們稱瑞圣殿為順星殿,每逢正月初八日到這里來祭拜,相沿至今,已經八百多年了。
金章宗下令,在北京建白云觀瑞圣殿(資料圖 圖源網絡)
到了清初,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宗師王常月,改瑞圣殿為元辰殿,在里面塑六十甲子神像,并加以供奉。這些神像有文有武,喜怒異態,或持刀劍兵刃,或抱琴執笏,被尊為值年太歲,稱大將軍。人們認為,祭拜本命星君,在修道者有助于心性修煉,在俗人可以增福增壽,保佑平安順利。傳說每到人們的本命日,就有鬼神記錄人們的功行,以便降;蛘呒拥湣_@些說法強化了人們對本命星君的崇拜心理,于是參加順星節的人更多了,祭祀儀式也更隆重了。
每人每年都可以參加順星節,但并不是必須如此;必須參加的是那些犯太歲的人,即屬相與當年太歲相沖、相刑、相破、相害、相同的人。譬如2008年是戊子年,值年太歲是鄒鐺大將軍,因此有五種生肖犯太歲:午馬人犯沖,卯兔人犯刑,酉雞人犯破,未羊人犯害,子鼠人為本命年,犯伏吟。此外,若有人也叫鄒鐺,或姓鄒,或名字中有“鐺”字的,則犯了太歲的名諱,也屬于犯太歲之列。按照民間的說法,這些犯太歲的人都會受到流年太歲的影響,可能導致官非糾纏、仕途阻滯、投資失利、情緒波動、人事不和、婚姻不穩定等后果,嚴重者還會發生意外,甚至血光之災。
順星科功說白:“金爐騰瑞篆,玉鼎散祥煙。盤旋周法界,逕詣大羅天!辈教擁崳骸霸哟剐歉,流祥介福多。蒙恩何以報,香篆普該羅!迸e:“長生保命天尊!钡鯍欤骸霸继焱鹾平偌,玉樓金殿鎖煙霞。麒麟夜宿靈芝草,丹鳳朝吐玉樹花。道氣千重彌世界,神光萬道照河沙。自從碧落談玄后,德被群黎長善芽。香供養長生保命天尊!
拜太歲法會(資料圖 圖源網絡)
功說文:“恭聞,上帝垂科,至真闡教。黃老宣玉局之旨,北斗降玄靈之書。玄妙難言,圣功莫測。今有信士弟子某某某,建生于某某年某某月某日某時,行年某歲,命系某某宮某某星君屬下,染患痼疾,醫藥罔效。慮心位流年不順,運限遲留。切念弟子等,身屬北斗,命由天府。凡有厄難,當投告北斗,即獲安康。是故虔禮四十九回本命星君之寶號,翼消百千萬種故違誤犯之愆障。羽眾慈悲,禮斗號如法!北娔睢侗倍方洝罚帘久蔷ヌ柼幐饕话,至二十四解厄處,齋主化二十四解厄符。
太歲神位(資料圖 圖源網絡)
經畢,眾念《順星告》:“志心皈命禮,上圣高真,森羅萬象。東西南北中五斗,周天一十二宮辰。二十八宿列方位,九耀七星諸圣眾。斗光主照信士弟子某某某,某某相,某某月,某日某時生,當生當照本命元辰星君。大小三運星君,大小二限星君。日月星辰,羅侯計都,金木水火土星君。旁流正照,福祿壽星君。愿消災障,愿降吉祥,消災延壽大天尊,星移斗轉降吉祥。”
三、民間祭星花樣兒多
民間初八占谷,順星節。傳說這一天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是長輩給兒孫認星星的時候。正月天寒地凍,在院中不能久站,真正認星星還是在夏天的晚上,這一天主要是從香蠟鋪中請來的“星神馬兒”上所列的星宿名號來了解“天文”了。
道教令旗(資料圖 圖源網絡)
在民間人們于此日祭星,謂之“順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后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天地桌后方正中受祀。在星神碼前邊擺上用黃、白兩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叫作“金銀燈(用香油浸捻)”,共108盞,也有用49盞的。也有按所謂《玉匣記》“本命星燈”之數者。通常都放在一個大型金屬盤子里,用小銅錢壓好,祭祀時全部燃著。用3至5碗熟元宵(每碗5個),一杯清茶為供品。前設香爐、蠟扦等供器,蠟扦下分別壓著黃錢、千張、元寶等敬神“錢糧”。祭祀時,由長輩主持,燃燭上香,全宅按尊卑長幼次序行三叩首禮,肅立10分鐘左右。待香燭欲盡,再依次三叩首后,就可以請香根,將星神碼及錢糧一并置于庭院事先準備好的錢糧盆中與松木枝、芝麻秸一起焚化,同時燃放鞭炮。
谷日節中所蘊含的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是值得我們繼承發揚的。民俗也是可以發展的,一成不變的民俗是不存在的。在這個早已疏離了大自然、對農作物極其陌生的年代,重過谷日節,感受農業的重要、糧食的意義,對于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當代人來說,還是很有價值的。
(本文由騰訊道學獨家整理發布,文章分別選自:1.孫正治著,《細說本命年》,九州出版社,2007.1,第133頁;2.任宗權著,道教科儀概覽,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03,第38頁;3.袁樹森、侯閩編著《正在消失的老禮兒》,團結出版社,2016.1 第101頁。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