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時期歷代名醫都有哪些?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9-05 瀏覽次數:次
[導語]“齊魯”一名,因于先秦齊、魯兩國。到戰國末年,隨著民族融合和同化的基本完成,齊、魯兩國也逐漸融合為一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齊魯時期的名醫吧!
伊尹(約商初時期)
名伊,尹是其官職名稱;一說名摯。相傳為商湯王的廚師,后任宰相。精于本草藥性,熟知食物的治病作用,進而總結民間運用食物治療疾病的經驗和藥物的治療性能,創制湯劑!锻ㄨb》載:“今醫言藥性,皆祖伊尹。”
扁鵲(約公元前5世紀)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醫學家。姓秦,名越人,尊稱扁鵲,渤海鄭(今山東長清)人。創造性地總結出望、聞、問、切合參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尤擅長望診和切診,被譽為學脈學理論的創始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
淳于意(約公元前205-前150年)
西漢時期著名醫學家。齊國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因曾任齊太倉令,故又稱“太倉公”或“倉公”。醫術高明,尤以望診和切脈著稱于世。首創“診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載25個病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案。
王叔和(約公元170-280年)
西晉時期著名醫學家。名熙,山東高平(今山東微山)人。博通經史,窮研方脈,精意診切,洞識修養之道,曾任魏太醫令。系統總結了脈學理論,編成《脈經》十卷,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整理編纂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一書,使之流傳于今。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