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五 接玉皇照田蠶趕亂歲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9-03 瀏覽次數:次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在傳統社會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1]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盡春回,人們度過了漫長的冬天,即將進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國民間的習俗,春節是“一元復始”的標志,人們對于過年都倍感親切,同時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點;還有“二十五糊窗戶”的說法,即臘月二十四掃完塵,二十五就該糊窗戶了。隨著社會發展現在多數人家已失去糊窗戶的傳統,但貼窗花、貼福字、掛對聯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傊藗兤砀M鷣砟甑男脑甘且粯拥。
民族風俗傳統
隨著春節的臨近人們開始作購置年貨等春節前的準備;這天因各地民族和風俗傳統不同,所以各自的慶;顒雍惋嬍沉晳T也不盡相同,像民間接玉皇、照田蠶、千燈節、趕亂歲等傳統活動。[1]
接玉皇
舊俗認為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臘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人們在這一天里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照田蠶
在江南一帶的民間,也把臘月二十五這一天稱為“燒田蠶”、“照田蠶”、“燒田財”,人們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但也有些地方,在年三十才舉行這一活動。
民間舊俗認為臘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
千燈節
臘月二十五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干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廟里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游藝活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