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找準穴位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8-30 瀏覽次數:次
現在書刊、報紙上介紹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穴位法,但要真正做起來,許多朋友都會覺得不知從何入手。最大的困難,還是怕找不準穴位。穴位都找不到,又何談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的找準穴位的方法。
專家介紹,其實找穴位并非我們想象的那般困難,因為穴位好比我們身體的報警器,如果我們生病了,、臟腑出現了問題,身體上特定的部位就會變得敏感,輕輕按壓就會非常酸脹,就像報警器亮起了紅燈、拉響了警笛一樣。這就是所說的“有諸內必形諸外”。
循經定位:這是比較專業的一種方法。比如說拉肚子了,就重點在脾經尋找壓痛點,進行按壓或。這種方法不需要特意記穴位,但還是要知道的大體循行路線。
臟腑體表投影區:臟腑有直接對應的體表位置,比如胃痛就在胃部的體表投影區找,腹痛就在腹部的投影區找。
例如,心絞痛的病人,常常在左側背部心臟投影區的位置有一個痛點,按下去酸脹感很強,甚至不按時都會覺得很不舒服。有人描述為“像是一根生銹的釘子釘在背上一樣”,多么形象。這種感覺在休息好時會消失,勞累、生氣、受冷時會加重,它能十分敏感地預測出病情變化。臨床上囑患者家屬每天幫助按摩,或有虛寒表現時用,多可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有的朋友可能不是,而是工作壓力大或情緒不穩定,也常常表現為胸悶、氣短、心悸,取此部位也多有良效。
四肢交叉部位取穴:先定位好病灶,以臍為參照點,左右、上下交叉取穴。比如左側踝關節扭傷,可在右側手腕關節處找到痛點,按壓這個痛點可以緩解扭傷癥狀。再比如,一般是從臀部開始并向腿部放射,所以在對側的肩關節可以找到一個異常酸痛的點,按壓此點可迅速止痛。這便是平衡學中的臀痛穴。
全息反射區:全息反射區是指足部反射區和耳郭反射區。這些反射區也不需要記,買一張圖,有什么不舒服,隨查隨用。
再告訴您一個偷懶的小竅門:找一間比較正規的按摩中心,做一次全身按摩,記下自己的痛點,回家后天天按摩這些部位就行了。
但是有時僅僅是找到了自己的反應點和反應區還不夠,還要了解一下,會出現哪些反應。
壓痛:它是一種酸、麻、脹、痛的感覺。有些人還會出現痛感沿傳遞的特點,而且病情越重,阻塞越嚴重,痛感越強。每天按摩它,通暢后,痛感會越來越輕,軀體癥狀也會隨之好轉。
硬結:經常做肩背部按摩的人多會有此體驗,如久坐或肩頸部過于緊張時,在緊張的部位就會有結節出現。有一位專家總結出一種治療的方法,就是直接針刺在肌肉緊張,特別是有結節的部位,療效肯定。
感覺敏感:如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這種表現多出現在覆蓋皮膚面積較大的一些按摩手法上。如拍法,有人在運用拍法時會覺得并不是很痛,但皮膚刺癢難忍,甚至會迅速發紅。這時可改成半握拳敲打,力度更加深透,癢感會減輕。敲打一段時間后,軀體癥狀可改善,刺癢感也會消失。那時再用中等力度拍打,進行日常即可。
選準反應點,運用正確的方法,并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養,反應點疼痛會減輕,硬結也可變小或消失,原來發涼的部位能由涼轉暖。到時,您的健康就上了一個新臺階。
溫度變化:最常見的就是很多陽虛體質的人,腰部(腎俞)非常涼,還有些婦女,特別是產后常常小腹如冰,與身體其他部位的溫差非常明顯,用手一試便知。這些人用灸法就再合適不過了。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