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古鎮:探秘中國道教發源地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1 瀏覽次數:次
上清古鎮
上清古鎮首先讓人稱奇的是古街的路面。幾乎所有的路面都是用瀘溪河里的鵝卵石鋪成的,其形如鵝卵,光滑溜圓,扁長不一,密密地排列有序,泛著光,自然和諧, 有的還排成太極或八卦狀,精巧至極。這些小石頭經過成千上萬年瀘溪河水的沖洗、撞擊,棱角盡損,再加上近千年路人的腳底打磨,已是光亮可鑒,行于其上一種極其舒適的感覺從腳底滲到發根,一種古老的足音由遠而近,仿佛觸摸古老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據專家考證上清建鎮于南北朝時期,鎮內道路歷盡滄桑。
上清古鎮
古鎮中的古老的道教建筑隨處可見,臨河的吊腳樓更是魅力無窮。在這條長達1.5公里的千年古街,留侯家廟、天師府、天源德藥棧、古老的吊腳樓等國家、省級保護建筑有幾百處,重檐、丹楹、彤壁、朱扉等典型的道教建筑風格使這條古街特色鮮明,走進千年古鎮就像來到了道教博物館。
在這條街上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道教祖庭之稱的天師府,始建于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雖歷經兵燹,但至今仍保留其歷史風貌。天師府是歷代張天師居住的地方,整個建筑均按照八卦形狀設計,分頭門、儀門、私第和后院,歷史上有“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之譽。天師府選址別具一格,據說當年張天師選址于此頗費心機,其門臨瀘溪河,背依西華山,左右青山環抱。正是我國古代“前有照、后有靠、青龍白虎兩邊抱”的寶地。府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仙樂縹緲,綠樹紅墻交相映輝,是道家清修之地。
去過的人這么說
網友“梅香小屋”:我們沿古老的街巷前行去往天師府,古鎮的居民平靜而安詳,大人或勞作或休憩,已經對匆匆的游客習以為常,因為他們始終是這里真正的主人。幾個孩子們就在街邊做著游戲,度過他們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幾位婦女叫賣著剛剛烤熟的栗子和還冒著熱氣的蕨根包子……
上清古鎮
上清古鎮旅游攻略
交通:
去龍虎山或者上清古鎮的中巴就在鷹潭火車站出站左手處,說是說15分鐘一班,不完全準確,實際是坐的人差不多了才開,因此在客流少的時候,中巴車可能較少。去上清古鎮約25公里,車行半個多小時。
無論是去上清古鎮還是龍虎山,游客多是從龍虎山景區回鷹潭市區的。景區中仙女巖的此岸和彼岸都有中巴,中巴會等到傍晚游人看完懸棺表演后,將游客接走。因此無論是否看懸棺表演,都應該了解懸棺表演的時間,以免無法按計劃當日返還鷹潭市區。
美食:
板栗燒土雞虎山出產的天師板栗,個大香甜,淀粉豐富,是歷代天師特別喜愛的果品和滋補品,素有“人間仙果”之稱。而這缽天師板栗與當地農家喂養的土雞相配,在文火中慢慢地燒出來的“天師板栗燒土雞”,油光發亮,清香思溢
上清豆腐以優質大豆和龍虎山中的礦泉水為原料制成的,有鮮、嫩、白、爽、香、滑的特點,沒有豆腥味,而且由于是手工制作的,所以沒有機制豆腐的異味。把上清豆腐加工成豆腐干后,清香鮮美,韌而不碎,油煎、紅燒都很好吃。當地飯館中燒的鳙魚豆腐和天寶豆腐都是風味獨特的豆腐名菜。
旅游節慶:
每年的10月初,這里會舉行龍虎山道教文化節,游客可以觀看到道教法會表演。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