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話養生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0 瀏覽次數:次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節氣,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為冬季開始。冬在五臟應腎,腎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中醫講究立冬補冬、立冬養藏、滋陰補陽,立冬養生應該溫補養陽,少吃生冷也不宜過燥。冬季天氣寒冷,可以適當熱補或溫補;那么立冬養生吃什么呢?
1、動物肝臟、胡蘿卜
寒冷氣候使人體維生素代謝發生明顯變化。立冬養生吃胡蘿卜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其次,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
2、芝麻、葵花子
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3、餃子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立冬鍛煉堅持“四準則”
由于立冬后氣溫低、氣壓高且天氣干燥、人體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的彈力及伸展性均會降低,肌肉的粘滯性也會相應增強,從而造成身體發僵不靈活,舒展性也隨之大打折扣。因此在立冬后進行體育鍛煉時,應遵循相應的養生準則,這樣既能實現防寒保暖和強身健體的目的,又不會因鍛煉不當而損害健康。
準則一:鍛煉之前充分熱身。由于人的身體在低溫環境中會發僵,鍛煉前若不充分熱身,極易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因此應正式鍛煉前先進行徒手操、輕器械練習等“預熱”運動,熱身的強度以使身體發熱并微微出汗為宜。
準則二:鍛煉時衣物的薄厚要適當。立冬過后氣溫很低,因此在運動前要穿厚實些的衣服,在熱身后再除去外衣;鍛煉結束后應盡快回到室內,不要吹到冷風,以及擦去汗水并更換衣服,以防止冷熱交替造成熱量散失而感冒。
準則三:鍛煉時應適時調整呼吸。由于冬天常有大風沙,因此建議在鍛煉時最好采用鼻腔呼吸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鼻吸氣、口呼氣的呼吸方式,但切記直接用口吸氣。這是因為鼻腔黏膜能對吸進的空氣起到加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寒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同時鼻毛亦可有效阻擋細菌,堪稱呼吸道的“保護神”。
準則四:室內鍛煉時應保持空氣流通。不少人習慣在冬天選擇室內鍛煉,并把門窗緊閉,以防止寒冷空氣的入侵。但實際上,這樣很容易因缺氧而導致頭暈、惡心等癥狀。因此在室內鍛煉時切記保持空氣的流通。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