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虛山成立養生培訓基地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0 瀏覽次數:次
道行天下網消息,2015年7月6日上午十點,“北京大學中華健康養生文化課題組青虛山培訓基地”在華北道教圣地——青虛山道場舉行了揭牌儀式。
“北京大學中華健康養生文化課題組青虛山培訓基地”揭牌
唐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史旺爾主持會議,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道教協會會長董崇文與北京大學中華文化和社會責任研究所副所長、中華健康養生文化課題組組長楊立龍教授共同揭牌。河北省道教協會副會長:崔妙智、劉崇漢、致詞。
劉崇漢道長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清虛山道觀的歷史及自然環境。“青虛山景區位于河北省唐縣齊家佐鄉境內,最高峰海拔998米,三座主峰和十幾座峰林構成了景區特有的地貌景觀,風景區內秀峰林立,峽谷幽深,還有參天古樹,飛瀑甘泉。據《唐縣志》載:青虛山因“四時之氣清而熙,界入虛空,超然物外”而得名。青虛山多為石灰巖,久經風雨溶蝕,形成了“如青筍、似狼牙、像箭鏃、直刺云天”的奇峰峻嶺。
劉崇漢道長介紹了清虛山道觀的歷史及自然環境
據清乾隆年間陳效元的《葛山指掌圖》載:青虛山有紫云峰等四峰、三巖、九洞、四峪、二園、三寨、二崖、二潮等自然景觀40余處。遠眺此山,“萬峰聳翠,霽暝不時,煙霞無定,青虛聳翠”,為唐縣古八景之一。青虛山又名葛洪山,晉代著名道學家葛洪“幼年慕道,壯而出仕,老而歸真”;“披荊斬棘而入,攀藤扶葛而上”,來到青虛山修煉。至今山上洗心泉、青虛宮、藥碾、曬艾臺、仙奕石等遺跡猶存。
據《重顯子返真碑》載:全真教主丘處機派其弟子陳道義(號重顯子)到青虛山傳經布道,發展信徒,興建關庵。到清朝末年,這里的各種寺、廟、觀、庵達100多處。尤其是三月十五青虛山廟會,五州八里數十萬香客云集青虛山,更是盛況空前。 乾隆皇帝到五臺山進香,路過此地,見此山雄偉壯麗,派大臣董邦達兩次到青虛山勘察,畫了一幅全圖和八幅小景,至今留存在故宮博物院。并御筆書寫“紫云峰”、“鳳凰石”兩塊玉匾鑲嵌在懸崖上。
特聘張崇玄道長為北京大學中華健康養生文化研究與應用課題組特聘教授
董崇文會長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動的意義,并寄予厚望課題組委任青虛山道場監院趙崇善道長為基地主任,張崇玄道長、劉韶澤道長為副主任,特聘張崇玄道長為北京大學中華健康養生文化研究與應用課題組特聘教授,并頒發了證書。來自河北省及全國各地道友近百人觀禮。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