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沐浴養生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0 瀏覽次數:次
1、道教沐浴養生介紹
道教養生中對于利用藥物沐浴養生也有一定的研究,借沐浴時水溫的熱力和藥物本身的功效,使人體周身“腠理疏通、毛殼開放”,從而起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祛瘀生新”的神奇功效。比如《洞真西王母寶神起居經》中,用竹葉、桃皮等物加水煮至溫暖,然后以溫水沐浴,可以去除污穢及皮膚病。
同時,道教對沐浴也有諸多禁忌,如果不注意這些禁忌,可能導致疾病。比如,主張沐浴或者藥浴的時候不可當風,因為沐浴時腠理開放,風邪容易侵入皮毛而導致疾病。
另外,道教沐浴也特別講求吉日,認為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沐浴會起到非常好的養生健體的作用。
2、道教沐浴吉日
道教沐浴講吉日,比如《四季攝生圖》、《孫真人攝養論》里都有記載:正月(陰歷,下同),八日,沐浴吉;二月,上旬卯日,沐浴吉;三月,六日,沐浴吉;四月,四日,沐浴吉;五月,一日,沐浴吉;六月,九日,沐浴吉;七月,五日,沐浴吉;八月,二十一日,沐浴吉;九月,十六日,沐浴吉;十月,一日,沐浴吉;十一月,十六日,沐浴吉;十二月,十五日,沐浴吉。
另外在一些重要的沐浴吉日沐浴,還可以牙齒堅固、身體輕健、長壽少病等功效。這些吉日具體如下:正月十日,二月八日,三月六日,四月四日,五月一日,六月二十七日,七月二十五日,八月二十二日,九月二十日,十月十八日,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十三日。
道教之所以重視沐浴的吉日,也是考慮到沐浴時的天人合一問題。因為在古人看來沐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身心的潔凈也是與天地溝通的重要因素。在沐浴時,人的毛孔打開,衛氣開放,所以就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如果沐浴的日子是一個比較有利于沐浴的吉日的話,沐浴就容易收到有益身心的較好效果。
3、道教藥浴養生方
道教沐浴的養生比較注意香湯沐浴,重視沐浴清潔身心的作用,因此,沐浴的用料也往往以幾種特別的材料為主。
其主要材料有:青木香、零陵香、沉香、白芷、桃皮等。
道教香湯沐浴重視這五種香材料的作用,認為白芷,能去三尸;桃皮,能辟邪氣;柏葉,能降真仙;零陵,能匯集靈圣;青木香,能消除污穢感召真仙。用這些香料沐浴,既能清潔身體,除去污穢,還有利于養生保健。
其中以植物學與中醫學的角度來看:
白芷,屬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含有多量的揮發油,而這種揮發油,就是白芷所以能夠芳香,所以能夠辟邪,去三尸的秘密所在。香湯沐浴采摘白芷,除了全草,也可用根,因為白芷根的香味也特別濃郁。
桃皮,也叫“桃莖白皮”,是薔薇科植物桃樹去掉拴皮后的樹皮。孫真人《千金翼方》卷四“桃莖白皮”條說:“味苦辛無毒,除邪鬼中惡腹痛,去胃中熱。”由于其皮含有柚皮素、香橙素等,所以氣味芳香,具有較強的健神醒腦作用。
柏葉,是柏科植物柏木的枝葉。孫真人《千金要方》卷三“柏葉”條說:“柏葉……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止饑。四時各依方面采,陰干。”這里所說“四時各依方面采”,意思是春天采柏樹的東面生的樹葉,夏天采柏樹的南面生的樹葉,秋天采柏樹的西面生樹葉,冬天采柏樹的北面生的樹葉。這祥,春、夏、秋、冬配合木,火、金、水,可以各得其氣,增進效用。在道教看來,柏葉不僅可以辟谷止饑,服之使人長生,而且用來煎湯沐浴,還大有滌除身心污垢,能降真仙的效果。
零陵香,是報春花科植物靈香草的帶根全草。在《山海經》里,零陵香被稱為“熏香”,此外,并有薰草、香草、鈴鈴香等別稱。對于零陵香的認識,《本草綱目》也講到:“熏草芳香,其氣辛散上達,故心腹惡氣、齒痛、鼻塞皆用之。脾胃喜芳香,芳香可以養鼻是也。”零陵香也是古代人沐浴時配制澡豆的必用香料之一。
青木香,別名很多,《肘后方》稱之為馬兜鈴根,《唐本草》叫土青木香,獨行根,兜鈴根,《本草綱目》又把它稱為獨行木香。青木香所以芳香,也是因為含有揮發油的緣故。有關它的作用,《本草求真》說道:“青木香,諸草皆言可升可降,可吐可利。凡人惑受惡毒,而致胸隔不快,則可用此上吐,以其氣辛而上達也。感受風濕,而見陰氣上逆,則可用此下降,以其苦能泄熱也。”道教香湯沐裕用青木香,是因為芳香的浴湯,在祛除垢穢的同時.還能清醒毛孔,促進皮下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
4、道教沐浴養生禁忌
道教在沐浴養生方面總結了一些相關的禁忌,如果不注意這些禁忌,有可能會將本來用于養生的沐浴變為不利于身體的行為。
⑴洗頭不能很頻繁,否則會出現氣壅塞在腦部,滯澀在中焦,使人身形消瘦或者身體沉重,時間久了會導致經絡不通暢。而且經常頻繁洗澡沐浴的人,身體雖然光澤,但內在血凝而氣散,氣受損,容易得癰疽的疾病。
⑵吃飽飯洗頭,冷水洗頭,喝了水洗頭,大汗淋漓的時候洗頭,用冷水洗頭,都會使人得頭風的病痛。
⑶剛洗過頭,不要當風吹,不要在濕的時候系發,不要頭還在濕的時候就躺下,否則會使人得頭風、眩眼的病痛,也容易掉頭發,牙齒痛、耳聾等。
⑷婦女月經來的時候,不能洗頭,否則容易得病。
⑸沐浴完后,如果躺下休息的地方有水潮濕,就容易得腎上的疾病。
⑹如果用隔夜燒開的水沐浴,容易得皮膚上的疾病。
⑺如果得病剛好,就用冷水洗浴,會有損心胞。
⑻身上出汗的時候,最好不要立刻入水洗浴,否則容易得骨痹的疾病。
⑼遠行的時候,如果很熱的時候碰到河流,不要洗臉,否則會使面部皮膚枯槁發黑。
⑽盛夏酷熱的時候,不要用很涼的水沐浴,會得疾病。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