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勞”養生知識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中醫中的五勞是指五種勞損,包括肝勞、心勞、脾勞、肺勞、腎勞;五勞是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下面科普一下中醫“五勞”養生知識:
久視傷血
中醫學認為,心主血脈而藏神志;肝藏血,開竅于目,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長時間讀書、看報、寫作或打游戲機,以及看電視過久或眼睛屈光不正等因素均可導致眼睛疲勞,此即“久視傷血”。日久常見頭暈目眩、視物昏花、心悸失眠、神經衰弱等表現。治療上除了要有充足的休息外,還要多食動物肝臟,中藥可服四物湯或歸脾丸。
久臥傷氣
肺主一身之氣而司呼吸,肺臟嬌嫩,易被邪侵,故有“嬌臟”之稱。若久病臥床,長期不活動,使肺臟功能低下,陽氣不伸,則必傷氣。表現為自汗乏力、面色蒼白、呼吸氣短等。中藥可取玉屏風散,并注意加強體育鍛煉。
久坐傷肉
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運化的水氣精微來營養,才能使肌肉發達豐滿。外傷或其它因素久坐不動,可使軀體肌肉缺乏鍛煉而萎縮,肌力減退。亦可因為久坐傷脾,而使脾胃運化失職,而不思飲食,消化不良,令人瘦弱。飲食上要多食新鮮蔬菜,粗、細糧合理搭配,中藥可用人參健脾丸。
久立傷骨
骨的生長發育有賴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營養。久站負重,可致腰酸背痛腿軟;又由于久立,下肢靜脈血流不暢,多致足部跗腫麻木。再者,久立傷腎,腎虛則精虧,腎的陰陽不足,可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性功能低下及脫發等表現。若系腎陰虧虛,以盜汗舌紅為主的,當用六味地黃丸以滋腎陰;若系腎陽不足,以畏寒、性功能低下為主要表現的,當服金匱腎氣丸,同時宜常食核桃、栗子等硬皮果品,亦可常食排骨、骨頭湯等。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