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簡單了解針灸的神奇魅力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9 瀏覽次數:次
針與灸是倆個概念,針是指針刺,灸是指的艾灸,但針與灸又難分開。為什么難分開?下針之后,如果求效驗,再加上灸,這樣就相輔相成,療效就比較好。
看一下醫生針灸是否到位。一看選針型,二看選穴位,三看采取哪種手發,著三個問題搞清楚了,就可以針了。
針分幾種,最小的是五分鐘,很短,再就是一寸針、二寸針、三寸針、四寸針、五寸針和六村針。有的醫生喜歡用長針,有的還透針,從這里刺進去,從哪里透出來,不太了解醫學知識的,就會感到這個醫生醫術非常高明,但其實針灸的穴位是個點,不能穿透的。比如陽陵泉是腓骨小頭下緣的穴位,陰陵穴位是在奈窩的內測部位,一透針,就從陽陵泉穴透過了陰陵泉穴,一針扎了倆個穴位,可是陽陵穴和陰陵穴的治療目的的不一樣,治療療效不一樣,怎么能一針透過倆穴?
針有幾種手法:一種捻轉法,一種是提插法,還有彈針法、飛針法等。這些不同的手法分別用在不同種類的病上,或者不同的穴位上。如果病人昏闕,要搶救,扎人中穴就不能用飛針法。提插法,要用捻轉法
嘴唇很薄,針太長就會插到牙齦,只能用五分鐘,還不能全進針。
肚腹三里留
腰部殷門求
頭項取列缺
面口合谷收
這是關于針最常用的口訣。什么意思?就是肚子疼扎是三里穴,腰背疼扎殷門穴,頭疼的時候就取到列缺穴,顏面上有病就取合股穴。
針灸學涉及很多面,頭針、足針、手針、逼針、耳針、,最普通的是經絡針法,針灸學已經遍布到世界了,贏得了很多國內外人士的信賴。治療一些急性病、慢性病、針灸確實有效,這也是我們國家醫學的一個寶庫。希望大家對針灸學有所了解之后,有機會可以學一學,對自己的保健還是很有作用的,
冬季是藏的季節,用針不如用灸。為什么?到了冬季以后,氣血基本上不像春季夏季那樣旺盛,它屬于閉藏季節,閉藏季節用針刺就不如用艾灸,做好用艾條灸,灸五逆一,順的時候灸五,逆的時候灸一,這叫陰陽協調,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泄,是保健養生的方法
用灸療療什么?如果肺虛,就用艾條灸太淵穴;如果感到夜間起夜太頻,就用太溪穴;如果心慌意亂,晚上失眠多夢,就灸神門穴。
五經之外,還有一個穴位是心包經的原穴大陵穴。大陵穴一是鎮靜的,二是治失眠的,三是治心慌的,四是治休克的。點的時候用點法,配三焦經的原穴陽池,如果調節癥狀就是陽池穴,治療失眠心慌就是大陵穴,這兩個穴位對五經起了一個很好的調節作用
掌握著幾個經,春季可以用針,夏季可以用針,秋季可以用針,冬季盡量不用針,用灸法和點穴法,比較安全一些。
我們平時可以自己慢慢地摸索著試,五經加心包經個三焦經的配合,慢慢地探索著 進行自我保健,如果持之以恒,認真做,真的會有效果。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