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酒
欄目分類:療法 發布日期:2018-12-23 瀏覽次數:次
宋·王懷隱《太平圣惠方》正方
菊花五斤,生地黃五斤,枸杞根五斤。右三味,都搗碎,以水一石,煮取汁五斗,飲糯米五斗,細麯碎,同拌令勻,入甕密封,候熟澄清。每飲一盞,日三杯。壯筋骨,補髓,延年益壽耐老。
[按語]
菊花又名節華、女節、女華、金蕊、周盈、更生、日精等。其品種也十分繁多,李時珍說:“菊之品九百種。”宋時劉蒙泉、范致能、史正志等都曾編有《菊譜》專著,但也未能將菊花品種盡收其內。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以安徽亳縣所產品質最佳,稱作亳菊;滁縣的滁菊品質亦優;河南的懷菊、河北的祁菊、四川的川菊、浙江的德萄等,也頗有名。此外,杭州的杭白菊和杭黃菊也久負盛名。菊花功能疏風清熱,明目解郁。《神農本草經》尚稱: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名醫別錄》又說:菊花“主風眩,能令頭不白。”現代藥理研究結果表明,菊花是一種強壯神經藥和清涼解熱藥,它除能抗菌消炎外,還可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并有降壓作用,這可能就古人說它“主風眩”、“利血氣”的藥理學基礎。
生地黃滋陰養血,方中用之以補高齡者先后天之不足。
枸杞根即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一般將其列入清熱涼血藥中,但古人認為它與枸杞子一樣,也有滋補肝腎之功。枸杞之花、實、根、莖、葉均為服食家常用之品,均有延年益壽之功。但劉禹錫在枸杞井詩云:“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缾,救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說明枸杞子與根皮均有延壽之功。據現代藥理研究,地骨皮可以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并有顯著的降壓、降糖、解熱等作用,而且毒性很小。以此來看,地骨皮是有抗衰防老作用的。
本方藥功能滋補肝腎,疏利頭目風熱,適宜中老年人肝腎陰虛、風陽上擾、頭暈目眩者服用。若平素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則本方藥更為適宜。肝腎陽虛、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附方甲] 王子喬變白增年方
東晉·葛洪的《玉函方》載有“王子喬變白增年方”,用“甘菊三月上寅日采苗,名曰玉英;六月上寅日采葉,名曰容成;九月上寅日采花,名曰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莖,名曰長生;四味并陰千百日,取等分,以戍日合搗千杵為末,每酒服一錢匕,或以蜜丸梧子大,酒服七丸,一日三服。百日輕潤,一年發白變黑,服之二年,齒落再生。”
[按語]
本方藥系由甘菊苗、甘菊葉、甘菊花、甘菊根四味藥物組成。據《本草綱目》記載,菊之花、葉、莖、實,氣味功能基本相同。本方藥重在疏散頭目風熱,適宜中老年人風陽上擾、頭暈目眩、須發早白者服用。與前方相比,其滋腎清熱之力稍遜。
[附方乙] 延年不老怨菊花方
宋·王懷隱等人編寫的《太平圣惠方》尚載有“延年不老餌菊花方”。方為“白菊花一斤,白茯苓一斤。上搗羅為末,每服三錢,以溫酒調下,日三服,久服令人長生。”
[按語]
此方不僅能疏散風熱,而且能補益心脾,適宜風熱上擾、心脾兩虛、頭暈目眩、須發早白、健忘失眠者服用。
以上三方,“王子喬變白增年方”功在疏散頭目風熱:“菊花酒”不僅能疏散風熱,而且能滋養肝腎,“延年不老餌菊花方”,既能疏散頭目風熱,又能益脾養心。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