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壇場法器-法杖
欄目分類:道家法事 發布日期:2017-06-26 瀏覽次數:次
法杖是道教齋醮科儀 常用法器的一種,亦稱策杖或九節杖。杖,原是老人幫助起立或行走的工具。中國古代亦以 杖作為王位或軍權的象徵,或者作為懲罰犯人的刑具。東漢以後的神仙傳記中,杖還作為人 尸解後軀體的化身。南北朝時,道教也以杖作為權力的象徵。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無上秘要 》中有「策杖品」稱,元始天尊有神杖,「用靈山太陽之竹七節」,上空一節,下空一節, 以應天象地。但是,其後多數道書都稱法杖有九節。《太平御覽》引《龜山元箓》稱,「冬 三月,三天玉童,化為老人,手把九節金杖」。道教齋醮科儀中使用法杖大約是南朝劉宋以 後之事。
《洞玄靈寶道學科儀》稱,「凡是道學 ,當知九節杖,輔老救危,各有名字,不可不知」。杖之九節,各以星為名,依次為太皇星 、熒惑星、角星、衡星、張星、營室星、鎮星、東井星、拘星等等。道士制作法杖,「須擇 名山福地,凈域靈墟,用吉日取向南凈竹長五尺五分,通有九節者,奉安凈所,選甲午、丙 午、丁卯或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將竹第一節左微曲一曲,右微曲一 曲,於第一節下四面開四竅,納以四岳內名。於頂中開一元,安中岳內名。又實以靈書中篇 ,各以蠟封固,或專意佩持修用者,則用五帝符入杖中。以黃紋之繒作袋用,長短小大僅可 容杖」。在齋醮科儀中,道士使用這樣制作的法杖可以召請神靈或天將,可以按法勘破幽獄 。「以杖指天,天神設禮;以杖指地,地衹侍迎;指東北方,萬鬼束形」。法師在行儀時, 常在九節杖的第二節下懸掛一小黃幡,長七寸,上書有十方救苦天尊號及十方玄化符。王契 真《上清靈寶大法》稱,法師在破獄時,注目於杖,「化策杖為芝幢,龍頭虎尾之狀。龍身 光耀,口含華幡,靈風慶云,盤結於上,光煥無極」。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