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重陽被雷劈”看無為之真義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9 瀏覽次數:次
文/凝玄子
在《七真祖師列仙傳》的故事中,我們的祖師王重陽曾遭遇“被雷劈”一事。造就此事的因由,便是在于其未有遵循那“無為”的真義。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假使對“無為”沒有正確的認識,就連全真祖師王重陽都尚且逃不過“被雷劈”的懲罰,我們這些功力欠缺的小老百姓,又該當如何呢?
內功圓滿就想跑,重陽祖師也會被雷劈
在《七真祖師列仙傳》中,因一壺仙酒被引至東海岸上的王重陽,經鐘呂二仙提示其必須度化的七人之后,二仙對他有一段總結式的語句:“這七人都是你的門人,必須前去度他,用心記了。你這一回,去到家中,假裝瘋魔,煅煉身心,功滿之時,脫胎神化,內功已滿。候玉帝敕旨,差你到山東地方,度化諸門人升天。”其原因是:“常說三千功易滿,八百行難圓。脫胎神化,這算內功三千。度化善人升天,在世濟貧,救苦救難,體天行道,心功滿足,才算八百外行。功完行滿,上天才收,萬仙簿上落名,才算了一個神仙。但有一椿不做,上天不收。”
太白金星前腳剛走,王重陽的心里就開始敲邊鼓了(資料圖 圖源網絡)
后來,王重陽成了大道,卻只顧著任意逍遙去了。領了玉帝敕旨下界見王重陽的太白金星,對其重申道:“你今日內功了畢,還有外功八百。上帝差你到山東度人,八百行完,上帝才收記名。倘若不完八百行,上天不容。”
可是,面對鐘、呂二仙和太白金星這樣的傳遞,比如“必須”去度人啊,不度人“上天不容”啊之類的,王重陽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話說太白金星前腳剛走,王重陽的心里就開始敲邊鼓了,他思量道:“依我看來,世上無數之人,不論男女老少,都貪酒色財氣,只圖眼前風流快活,恩愛牽纏,塵垢成心,無名煩惱,顯己滅人,損人利己,占人便宜,個個都是一樣心思。這就是他地獄輪回之種子,將世上人迷住。天理良心,揚在九宵云外。只圖快樂,豈知作下無邊孽苦。我若不去山東度人,抗違天命,其罪非淺;若到山東,不能度一學道之人,這該怎么處。”想來想去,王重陽心中生出一計:“我到地內藏身,方能安穩。”于是,拿定主意的王重陽,就跑到終南山,躲到地底下去了。(騰訊道學獨家稿件)
可是,不見重陽出山東度人的玉帝哪里會依?他得知重陽違背天命、藏列地府,就差了雷神,到重陽藏身之地一聲雷給劈了下去,把地給擊開,把重陽給揪出來了。天帝辦事,必須順理而為。那么,他依的是哪一條來逮我們的重陽祖師呢?重陽祖師又是犯了哪門子的錯呢?
為而無為,因順理而為
《道德經》“不尚賢章第三”之原文的最后一句指出:“為無為,則無不治。”我們單從字面上就可以關注到,“無為”之前,實有一“為”字。那么,“無為”該如何為?它又是什么意思呢?《道德經釋辭》里是這樣解釋的:“是以至人,常使民無知無欲者,蓋以養其本然之至靈,而反于虛也。間或有當知當為者,但順其理之自然而已。順理而為,雖有為,猶無為也。無為則心虛,心虛性定,道妙在躬,何所往而不可哉。故曰無為則無不治也。”
王重陽何以被雷劈,亦不過在于其用自己的心眼揣度(資料圖 圖源網絡)
而王重陽何以被雷劈,亦不過在于其用自己的心眼揣度,自認世間并無可被度化之人,自我認定無人會受其度化。而這,卻已是犯了“有為”的病了。因為,明明具備仙根的七人在山東等著,這種千百年難遇的因緣聚合已經成熟的當口,這種利益世人的大好之事,豈容你說躲就可以躲得掉的?都說“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才“蓬累而行”,這“萬事俱備”的時機已到,內功圓滿后啥也沒做就想獨自逍遙?不行滴~玉帝讓你上馬你就得給我立即上馬去!
“為無為”的現實意義:從都江堰治水看“如水”情緒之管理
我們來看一份由正確“無為”觀而造就的成功歷史案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個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而這樣的一份工程,便是道家思想中“為無為”現實版運用的成功案例。(騰訊道學獨家稿件)
關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技術性解釋,即它是如何在“法自然”的基礎上“改造自然”的(資料圖 圖源網絡)
關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技術性解釋,即它是如何在“法自然”的基礎上“改造自然”的,我們可以在網上找到大量的說明性資料,在此就不贅述了。我們要做的,只是通過這樣的工程,這個在我們的現實世界已留存兩千多年的“喻”,來建立我們正確的“無為”觀。因為,如果不是李冰父子運用了正確的“無為”觀,成都平原上的人們便沒有可能享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福澤,“天府之國”便根本無從建立。
可是,李冰父子有水可治,可于治水這一事上運用“為無為”,我們普通人又可以在什么事上面運用呢?很簡單,我們可以尋找與“水”的屬性相似的東西——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情緒。它洶涌澎湃的程度,與都江堰未治理前的水如出一轍。
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無為”觀,我們就會犯《頭腦特工隊》里的錯誤。在電影《頭腦特工隊》里,每個人都有一個腦內情緒的繽紛世界。這個世界包含五種情緒:樂樂、憂憂、厭厭、怒怒和怕怕。只是所有的情緒,都以“樂樂”馬首是瞻(我們總是以為單方面地推崇并靠攏所謂“正能量”就對了),而對“憂憂”避之惟恐不及。而這樣的做法,便是對如水情緒之多維屬性的錯誤認知而導致的錯誤治理,它必然是會受到強烈的報復的。所以,電影中的小主人公,在外界的壓力下,單方面抬高“樂樂”而壓制“憂憂”,內心的情感世界(那些家庭島、友誼島、誠實島、淘氣島等等)一點點崩塌,導致本來樂觀的她變成憤世嫉俗的少女。釀成這種悲劇的原因,就在于這樣的一種“為”,并非為的“無為”,因為它并不承認情緒世界的多元性,并不承認它們需要被平等對待。
陰極就是陽(陰中有真陽),陽極就是陰(陽中有真陰),陰陽對立而統一(資料圖 圖源網絡)
受到東方古老智慧即老子思想影響的著名國際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過,人生必然一方面是陰影(如憂憂),另一方面是光明(如樂樂)。并且,陰極就是陽(陰中有真陽),陽極就是陰(陽中有真陰),陰陽對立而統一。但是,在生活中,我們懼怕陰影。而當我們這樣做時,陰影并不會消失,它反而會潛伏在我們的潛意識里,與我們作對。這就仿佛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丟失了,不僅丟失了,它甚至還與我們作對。而解決辦法就是心明這樣的理而法之,陰影和光明自然就可以相互轉化、和諧共生了。就如同《頭腦特工隊》最后的結局:樂樂和憂憂手拉著手,共同支持著小主人公的情緒世界,而那些崩塌的島嶼,又一個個重新被建立了起來,煥發出全新的色彩和溫度。
這就像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對水并不行使單方面的堵截,也不是單方面的不管不顧,而是與它友好相處,順應它的屬性對它進行合情合理的疏導。這樣的“為無為”,換來的便是水也樂呵世人也樂呵的共贏結果。而我們與我們的情緒,也可以在這樣的智慧下和諧共生的,不是么?(騰訊道學獨家稿件,編輯:孟淅)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凝玄子,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