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與神仙的距離有多遠?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9 瀏覽次數:次
文/萬景元
皇帝和神仙,有多遠的距離?早期人所以追求長生,就是因為迷戀現世之富貴。所以求仙的多是天子,比如秦始皇派遣船隊出海,期望獲得海外仙島上的不死之藥,從而長生不死,永享富貴榮華。漢武帝封禪、筑高臺,期望感動神仙下降,授予不死之方。
自古不少皇帝想長生不老
帝王為什么修不成神仙?
帝王學仙的典范,以黃帝為最。《抱樸子》云:“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之體者,猶復不敢端坐而得道。故涉王屋而受丹經,到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適東岱而奉中黃,入金谷而咨老子,論道養則咨玄素二女,精推步則訪山稽、力牧,講占侯則詢風后,著體訴則受雷岐,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四澤之亂,相地理則書青鳥之說,救傷殘則綴金冶之術。故能畢竟秘要,窮盡道真。”
黃帝是一邊打仗,一邊學神仙。道經里面,很多黃帝問道求道的記載。后來還有《穆天子傳》,周穆王與西王母交往的經歷。比較典型的當屬《漢武內傳》,記載了漢武帝和西王母交往,以及漢武帝求仙而不成的故事。
黃帝戰蚩尤
按理說,帝王富有四海,是很大的福報。擁有很多的社會資源,要求仙煉丹,是很簡單的事情。比如芝草、人參、鹿茸等名貴的藥材,還有黃金、白銀、朱砂等金石之藥,對于皇帝來說,都是小事一樁。皇帝身邊,還有一大堆的能人異士,“科研條件”雄厚。但是為什么有這么好的條件,皇帝還是不能修煉成仙呢?
按照葛洪的說法是:“仙法欲靜寂無為,忘其形骸,而人君撞千石之鐘,伐雷霆之鼓,砰磕嘈嚈,驚魂蕩心,百技萬變,喪精塞耳,飛輕走迅,釣潛弋高。仙法欲令愛逮蠢蠕,不害含氣,而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誅,黃鉞一揮,齊斧暫授,則伏尸千里,流血滂沲,斬斷之刑,不絕于市。仙法欲止絕臭腥,休糧清腸,而人君烹肥宰腯,屠割群生,八珍百和,方丈于前,煎熬勺藥,旨嘉饜妖。仙法欲博愛八荒,視人如己,而人君兼弱攻昧,取亂推亡,闊地拓疆,泯人社稷,駈合生人,投之死地,孤魂絕域,暴骸腐野,五嶺有血刃之師,北闕懸大宛之首,坑生煞伏,動數十萬,京觀封尸,仰干云霄,暴骸如莽,彌山填谷。秦皇使十室之中,思亂者九。漢武使天下嗷然,戶口減半。祝其有益,詛亦有損。結草知德,則虛祭必怨。眾煩攻其膏肓,人鬼齊其毒恨。彼二主徒有好仙之名,而無修道之實,所知淺事,不能悉行。要妙深秘,又不得聞。又不得有道之士,為合成仙藥以與之,不得長生,無所怪也。”
神仙是要清靜無為,忘其形骸的,但是人君的欲望太重了。修神仙要愛惜眾生的生命,但是人君的殺戮太重。秦始皇、漢武帝,使得天下戶口減半,死了很多老百姓,所以他們雖然有求仙的愿望,但是卻與道法相違背。又沒有找到高人為他們燒煉金丹,不能長生,也不足為奇。
神仙是要清靜無為
這個階段,道教人物以帝王之師的形象示人,比如黃帝之于廣成子那樣。所以《道德天尊寶誥》也說:“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
帝王不敢服藥,咋辦?
葛洪是神仙家中的金丹派,主張服食金丹而成仙。認為其他的修煉都是小術,只有金液還丹,才是唯一能夠長生不死的方法。金液還丹是外丹,是五金八石等金石之藥,燒煉而成的。是可以送給別人吃的,一個普通的凡人也可以吃了就登仙,是符合帝王之類,沒有時間和心情去修煉的人來達到長生的。是帝王成仙的首選方案。魏晉時期,服食五石散的很多,中毒的也很多。至于服食其他金石之藥,而產生不良后果的,估計也很多。
在梁朝的時候,上清宗師陶弘景真人,要燒煉金丹,得到了梁武帝的大力支持。但是金丹煉成了之后,結果卻是“帝不敢服”。皇帝雖然對金丹比較有興趣,但是卻不敢吃,說:“留著等我準備成仙的時候再吃。”
皇帝不敢吃丹藥
陶弘景祖師估計也比較郁悶。其實陶弘景祖師算是比較有才華,并且也是比較靠譜的一個高道。但是梁武帝卻不敢吃他燒煉的金丹。有可能是因為梁武帝喜歡佛教,也或許是因為金丹的危險系數較大。總之,由于有了不少的失敗的案例(或許也可能“尸解”),皇帝在服食金丹的問題上,越來越謹慎。
那么是不是皇帝就修不成神仙了呢?這樣一來,道教就失去了一個較為重要的信眾。怎么辦呢?
《真誥》說:“諸有英雄之才,彌羅四海,誅暴整亂,拓平九州,建號帝王,臣妾四海者,既終,受書于三官四輔,或為五帝上相,或為四明公賓友,以助治百鬼,綜理死生者,此等自奉屬于三官,永無進仙之冀,坐煞伐積,酷害生死多故也……秦始皇今為北帝上相,劉季今為四明公賓友,有其人甚多,略示其標的耳。”
陶弘景祖師說,有英雄之才的這些帝王,死后都到三官四輔那里報到,或者做五帝的上相,或者做了四明公的賓友。幫助治理百鬼,中國的秦始皇、劉邦等,現在就在四明公那里做客。
朕為何修不成神仙
意思就是,你們這些皇帝,因為嗜欲太深,殺業過重,雖然修不成神仙。但是也不要緊,死后你們在神界還是有位置的,可以到三官四輔門下幫忙“助治百鬼,綜理生死”。如果沒有崗位的話,也可以暫時做一做儲備干部,以后還是有可能做地界的公務員的。
周星馳電影里的皇帝
皇帝就是神仙下凡
廣成先生杜光庭真人的《墉城集仙錄》里有這么一個故事,說是有個神仙變成一個賣藥的老頭,來度化女冠邊洞玄。這個老頭,自稱有金丹大藥,服之可以成仙,白日升天。有路人就為難他了:
問曰:“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有金丹之藥,何不獻之,令得長生永壽也?”叟曰:“天上大圣真人,高真上仙,與北斗七元君,輪降人間以為天子。期滿之日,歸升上天,何假服丹而得道也。”又問曰:“既盡知之,今天子是何仙也?”曰:“硃陽太一南宮真人耳。”
有路人就問,“你這既然有金丹大藥,為什么不獻給皇上呢?”這個賣藥翁就說:“天上的大圣真人,高真上仙,和北斗七星,輪流下凡,做人間天子。任務完成之后,直接重返仙班,沒必要吃金丹。”路人又接著問了,“既然如此,那么當今天子是哪位神仙下凡?”賣藥翁回答說是:“朱陽太一南宮真人。”
這下好了,皇帝就是神仙下凡,都不需要修煉了,也不用服食金丹了。譬如林靈素就曾告訴宋徽宗,說宋徽宗是神霄玉清真王下凡。
神仙下凡
《樵書初編·卷一》記載,徽宗“夢游神霄府,赴玉帝所召。見畢而出,自天門而下約百余步,見一道人青服青巾,跨青牛而上。至御駕前,揚鞭呼萬歲。帝急駐車按問。道人奏曰:‘今日伏睹天顏,臣之萬幸。’言訖,駕青牛而上……政和六年,徐知常引林靈噩入見,帝視其風范如舊識。帝曰:‘卿昔仕乎,舊曾面朕乎?’先生奏對:‘臣往年上朝玉帝,瞻見陛下天顏,曾起居圣駕。’帝曰:‘朕方省之,記得卿乘青牛,今牛何在?’先生奏曰:‘青牛寄牧外國,非久進來。’帝甚奇之。”
說是徽宗曾經夢見自己神游神霄府,出天門的時候,遇到一個道士,而林靈素就是這個道士下凡。林靈素告訴徽宗,說:“陛下是神霄玉清真王下凡,現在是東華帝君在掌管神霄府的事情。而我是神霄府的仙卿,下凡來輔佐陛下的。”而徽宗身邊的一干人等,也都是神仙下凡。徽宗聽了很高興,于是詔告天下,修建神霄萬壽宮。
還有就是,明成祖朱棣的故事。據說朱棣的起兵靖難,得到了真武大帝的庇佑。也有傳說武當山金殿的真武相,是按照朱棣的相貌鑄造的。其實也在隱約宣稱自己是真武的化身。杜光庭真人還有一篇比較有名的故事,叫做《虬髯客傳》。這篇故事,被稱為后世武俠小說的鼻祖。但是杜光庭祖師寫一則故事的主旨,是為了宣揚:“真人之興,乃天受也,豈庸庸之徒,可以造次思亂者哉!”皇帝是天命所歸,是注定的。皇帝都是神仙真人下凡,是帶有使命來的。
影視劇中的各色皇帝(資料圖 圖源網絡)
天子本身就是神仙下凡
天子本身就是神仙下凡
在《史記》里面,也有宣稱“天子之氣”的。比如秦始皇聽說金陵有天子之氣,就派人破壞了南京的風水。劉邦所在之處,多有祥云跟隨等等。但是這些只是說,天子是不同于普通人的,但是沒說天子就可以長生成仙。天子要成仙,還需要跟道士好好學習。而在南北朝的時候,陶弘景祖師承認天子死后,可以無條件去神界做公務員,雖然不是神仙,也算“半仙”了。至于唐朝以后,杜光庭真人開始,基本上就承認天子本身就是神仙下凡,無需修煉了。這是個比較有意思的變化,其后的深層次原因,也頗值得玩味。(騰訊道學獨家稿件,編輯:陶然)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萬景元,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