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樞》(三十一):神景篇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5 瀏覽次數:次
道樞卷之九
至游子曾慥集
神景篇
神山牡宮,氣留牝府;其氣交感,以神為御。
天谷者,泥丸之宮也。上赤下玄,左青右白,其中有黃焉,斯元神之府也,谷神真一之至靈者也。其為吾之性歟,而心為其用焉。神靜則萬化安,情動則萬化生。夫能守其一、守其神,神斯靜矣,然后真一者在于天焉。
上牝者,脫也。泥丸之前紫微位焉,紫微之前玉清位焉,玉清之下明堂位焉。明堂下通乎鼻。鼻者,牝之戶也。
下牝者,心也。心之上玉泉位焉,玉泉之上太皇位焉,太皇之上金光之庭位焉,金光庭之上慧泉位焉,慧泉之上五靈之源位焉,五靈源之上靈泉位焉。過天曜,出胃口,入九端,通夫地之要而至于其口及唯之聞者,牝之戶也。
神氣不能相離(資料圖 圖源網絡)
神者氣之母也,氣者神之子也,不可斯須而離者也。神止于牡官則氣留于牝府,故神能御乎下,與氣交感,升降不息,自然之道也,于是必加精進焉。使夫妙中得定,定中有神,三衣足而四器空矣。三衣何謂也?曰性,曰智,曰慧。四器何謂也?日目,曰耳,日鼻,日舌。性者神也,智有通也,慧有變也,圣人觀性生法,法無量矣。于是變化至于無窮,入于無為。日用而不知日.器空矣,六塵亡矣,尚何六賊人育哉!吾則澄其神不附于萬化,神通之力綿綿守之,用之何倦?守之何勤?凡比者空而不色,色而不空,無為之妙用者也。
三宮者,心脾之升降者也。二輳者,其路也。上通乎天門,下達乎地戶,中灌溉乎三宮。腦者,上玄下赤,左白右青,其中有黃焉,三陰之正,太玄之中者也。精外謂之搜,水中謂之剩蛇,其名太素之魔,呼吸真氣,運行經絡者也。下之心者,上赤下玄,左青右白,其中有黃焉,三陽之正,太一之中者也。精外謂之沒,水中謂之元龜,其名太玄之魔,呼吸真氣運行經絡者也。脾居中央,是為二氣升降之府,神氣交感之宮也。
吾能守乎泥丸、天谷,其主二千有七百息,使氣定十周,自然心之陽與腦之陽合于脾,下達乎玉匱,過乎太倉,入于尾問,出于心,升于二輳,狀如火輸焉。元神過乎上清,行乎太樞,越乎靈道,入于中廟,歷乎腦戶,出于風府,傳乎二輳,神氣交而百體五形其炎如火,其狀如迸泉焉。于是觀也,神不入乎色,視也,神不入于聲聞也,神不入于香味也。吾湛湛乎其定,四器可謂空也矣。圣人于是知空之不空也,色之不色也,而得智慧于斯焉。知不知,孰知慧哉!視不見,孰知妙哉!故不性之性謂之合,不神之神謂之真,此其日用之定者也。夫能于定之中而明不神之神、不性之性,財神而化性,而真與天地等其久,陰陽同其運矣。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