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云水》 道教從古老歲月走來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5-22 瀏覽次數:次
《凝眸云水》袁志鴻撰
該著作曾兩次由香港中華兒女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共40萬字。首次出版由教內外五位著名的專家學學者為之《序言》:第一位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第七屆理事會會長任法融大師;第二位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東方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葛榮晉教授;第三位是上海市宗教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劉仲宇教授;第四位是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當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馮今源研究員;第五位是原中國道教協會研究室副主任、原《中國道教》雜志副主編、中國道教學院王宜峨教授;整部著作其后有該書責編馬林先生為作《跋》,以述編輯成書的因由;前有作者《自述》,表達成書后的情思和對幫助諸方面的感恩情懷。再版主要是校正修改了初版時的錯誤,并選擇陜西社科院一位學者的讀后評述文章附后。教內外專家學者對該著作的出版,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和支持。
《自述》部份有這樣說,這本書實際上是作者“將工作的經歷和學習的心得凝聚起來,形成(的)這些文字內容!边@是作者在多年道教的教務工作中,“通過對道教的教義和文化精神學習、思考、理解、認識、實踐的一個過程體現!睂嶋H上這是作者分章論述許多不同主題論文的綜合,全書共分為十六個章節,每一個章節圍繞一個中心獨立成篇。全書各章的標題是:第一章中國道教在當代社會的傳承和適應;第二章道教之源流;第三章道教教義、教規和基本信仰;第四章道教經典;第五章宮觀在道教傳承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六章道教宗派;第七章道教節日;第八章道教典故;第九章道教研究;第十章宗教與文化;第十一章道教與社會倫理;第十二章道教與和諧社會;第十三章道教與旅游;第十四章道教與文化遺產;第十五章茅山道教;第十六章新世紀的道教。為了將主要視點、篇幅和精力集中在當代道教的關注方面,而又能使對道教常識缺少了解的讀者從中獲得較多的信息和知識,作者在一些知識性敘述的部份用附文的形式進行處理。該著作最有特色之處就是直面客觀事實,不回避當代道教現實中遇到的難題和存在的問題。
在第一章中作者就以非?陀^情況敘述了,道教是中華民族傳統固有的宗教形式,從古老的歲月中走來,經歷了悠久歷史的錘煉和磨難。面對當代社會道教有沖擊、有困惑、有艱難,但更有新時代賦予的機遇和發展進步的巨大空間。在第五個章節中則以道教的重要載體宮觀為主題,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其淵源,闡述其不僅在道教中發揮的價值,在當代社會的人際交流、文化傳播、愛國守法、和睦誠信、易風易俗、精神認同等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第六、第九章主要針對當今時代的道教,自身的神圣和未來傳承發展方向,所進行的探討、思考和認識。其后各章節是就當代社會中道教教義思想與倫理、文化,以及自身適應和進步,道教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以及恢復功能和經營,道教傳播、弘揚、發展等等。道教許多的場所都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名勝,這不僅有道教界和社會資源共享的問題,還有道教的宮觀組織是宗教而不是企事業單位,有可為不可為之區別,如何把握?考驗當代道教界。中國傳統固有的道教,在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成就、新適應、新貢獻、這是該著的提示。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