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醑
欄目分類:療法 發布日期:2018-12-27 瀏覽次數:次
明·洪九《攝生秘集》正方
桑椹子炒干二兩,何首烏用黑芝麻煮過十兩,冬青子鹽水炒二兩,旱蓮草曬干三兩,熟地黃七兩,烏飯葉切碎三兩,黑豆皮二兩不用豆,干茄花合瓣三兩,烏犀角三兩鎊片河水熬滴水成珠。
右用無灰酒六十斤,將藥用絹袋盛之,浸入酒內,封固壇口,煮三炷香,進入土中出火氣,不拘時多少隨意飲之,每飲加青鹽少許,引入腎經為佳。能補腎填精,駐顏益壽,豈區區烏須而已哉。
[按語]
方中何首烏、熟地黃、桑椹子均為滋精養血、烏須黑發之要藥。其中何首烏、熟地黃已為現代實驗研究證實確有抗衰防老、延年益壽之功。
旱蓮草,《本草正義》稱其“入腎補陰而生長毛發,又能入血,為涼血上血之品,又消熱病癰腫。”亦為烏須黑發要藥。
冬青子又名冬青實、凍青樹子,為冬青科常綠喬木冬青的果實,其樹皮、葉亦供藥用。冬青葉甘苦性涼,入肝、腎二經,《圖經本草》稱其“去風補血”。《本草求真》謂之“補肝強筋,補腎健骨。”《本草拾遺》說它“去風虛,補益肌膚,皮之功同。”目前臨床上主要作為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烏發明目藥使用。
烏飯葉為杜鵑花科常綠低矮小灌木烏鴉果的樹葉,其果入藥的叫烏飯子。據《滇南本草圖說》記載,烏飯葉可“敷瘡,消風。”《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稱其“治風濕性關節疼痛,筋攣骨痛,半身不遂。”目前臨床上主要作為祛風勝濕藥使用。
黑豆皮又名黑豆衣,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種皮,現市售的穞豆皮或料豆衣即系本品。黑豆皮味甘性涼,《藥材學》稱其“養血祛風,明目益精。”《飲片新參》謂之“清腦,疏風熱,治頭痛。”《現代實用中藥》則說它“清涼性滋養強壯藥,有解毒利尿作用。”這里主要取其養血祛風,清腦烏發的作用。
茄花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茄的花,《本草綱目》稱其“主治金瘡,牙痛。”據此推之,茄花有散瘀祛風之功能。方中犀角功能清熱涼血。《本草經疏》認為“須發白者,血熱也。”犀角因能清熱涼血,故也能起到烏須黑發的作用。這可能即是本方用犀角的主要目的。
本方藥的主要功能是補益肝腎,滋精養血,兼有祛風涼血之功,適宜中老年人肝腎陰虛、風熱上擾、須發早白、頭暈耳鳴、記憶減退者服用;凡陽虛內寒及脾胃虛弱者均應忌服。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