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專題片《90后對話道德經——自然無為》
欄目分類:道教典籍 發布日期:2016-08-20 瀏覽次數:次
自然,是中國人對人類以外大千世界的一種總稱。在中國人眼中,一切按照其本來面貌自由生長的存在,就叫做“自然”。“自然”一詞包含了中國人對宇宙、對世界的獨到理解。而這種理解,則可在老子的思想中找到根源。在老子的哲學中,“自然”秉承著許多難能可貴的美德——柔弱、不爭、虛靜、謙下,而這一切,都可以歸納為兩個字:“無為”。
列車一路向北,氣溫變得越來越低。再過上一段時間,北方的大部分土地都會在大雪的覆蓋下開始長達一季的休眠。在鐵路兩旁的農田里,總有一些溫室大棚錯落有致地矗立著。溫室大棚足以成為一項讓人類引以為傲的發明,它解決了北方漫長冬季里蔬菜稀缺的問題,節省了南北運輸的成本,豐富著北方人冬日里的食譜。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冬季的時令蔬菜就是那餐桌上的“老三樣兒”——蘿卜、土豆、大白菜。而大棚的出現則大大削弱了時令對于蔬果品種的限制。然而,在許多中國人心目中,溫室蔬菜仍然無法代替應季蔬菜的首席地位。在“自然”與“人為”之間,中國人仿佛總是傾向于選擇前者。技術的進步使得溫室蔬果與普通蔬果的差異越來越小,這是人類成功模仿自然的案例。然而,當人類自以為模仿了自然環境的所有變量時,卻依然懷念那些自然生長的食物。人們所依戀的那一段齒間風味,并不是對新技術的贊揚,而更多地是對“自然無為”的一種向往。
“自然無為”,是《道德經》中的一個著名的觀點。與人工維護的溫室大棚不同,自然向來不用對溫度、濕度進行精準的度量,一陣風,一場雨,漫不經心地行進。而萬物就在這看似漫不經心的過程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飛躍。在這種意義下,“自然”已不單單指我們周圍的世界,它更多地表達著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一種不勉強、不造作、任由萬物自我演變的過程。在老子看來,自然而然,就是“道”的法則,是它蓄養萬物、生生不息的奧秘。日月盈仄,四時更迭,鳶飛魚躍,柳綠花紅。“道”身為萬物之母,卻從不干預任何生命的走向。這種美德與智慧,便是“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強加力量與萬物,順任其本然之態——這,就是“無為”的力量——無為而無所不為。
“無為”,聽上去總比有所作為更加簡單易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做到“無為”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 家住北京市的李阿姨賦閑在家,最近喜歡上了侍弄花草。天氣晴好的時候,她會將自己養的那幾盆花草搬到屋外的陽臺上。養花,是李阿姨閑時最喜愛的消遣,在那一方狹小的陽臺里澆水,施肥,這為退休在家的她平添了不少快樂。然而對于養花,李阿姨還是一位新手。有時,她整日在陽臺上忙忙碌碌,精心侍弄著一盆新買的綠蘿。可過了不久,這株綠蘿不但沒有枝繁葉茂,反而較剛買時枯黃了不少。李阿姨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她開始學習上網查詢。在了解了一些花卉養殖經驗后,李阿姨這才明白,原來綠蘿性喜陰涼,最怕陽光直射;而自己卻怕它曬不到太陽,每天都把它擺放在家里陽光充足的角落。由于沒有順應綠蘿的生長規律,她的一番精心、一片期待反而落空了。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有它特定的生長軌跡,一旦反其道而行之,任意妄為,就一定無法達到我們最初的心理預期。與其枉費工夫,倒不如順應自然,靜靜等待花開。“無為”,是最簡易的作為,卻更是一種不易達到的境界。 李阿姨將綠蘿移到了家里陰涼的地方。有過這樣的經驗,她也學會了用“無為而無不為”的方式,來感悟她用心營造的小自然。
老子說:“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無為,是最偉大的德行。這種德性來源于對自然的觀察,也運用在柴米油鹽的生活里,和國計民生的建設中。 夜幕剛剛降臨,素來喜愛恬淡生活的史大爺準備做晚飯了。今天的晚餐是煎魚。新鮮的魚剛一入鍋,便在熱油上滋滋作響,香味瞬間四溢。他手里拿著鍋鏟,靜靜地等在鍋邊。豐富的烹飪經驗告訴他,煎魚的時候一定不能用鍋鏟隨便翻炒,否則做出的魚就很難保持完整的品相。而史大爺也許不知道的是,這一個小小的生活經驗,卻能夠折射出治國安邦的道理。
“治大國如烹小鮮”,老子的這一比喻生動而恰切。烹飪小魚的時候,不能頻繁翻炒;治理天下也是同樣的道理。有時,“無為”的力量,能勝過一切處心積慮的謀算,為人間開出一片太平盛世。 “無為”思想應用于為政治國的最佳典范,當屬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面對秦朝留下的破碎江山,漢朝初年的帝王們認識到,要想讓新政權在相對穩定的局面中持續發展,就必須與民休息,實行無為而治。漢武帝之前的幾代帝王,都克己奉行著“清靜無為”的國策。沉重的賦稅、勞民傷財徭役,在漢朝初年已基本被廢除或修正。“清靜無為”的思想,使漢朝初年的社會經濟得以迅速復蘇。無為而治、不擾民,是老子對一代代統治階層的諄諄告誡。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無為而治”,懷揣的是一顆濟世愛民之心。一切政治的權術、軍事的籌謀,都抵不過這一顆心的重量。“安居樂業”,才是千百年來普通的中國百姓最衷心、最殷切的企盼。 熱騰騰的飯菜已擺上了桌,一家三口圍在桌前,其樂融融。也許在史大爺心里,那些政治局勢、軍國要事都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像這樣平安無事、寧靜祥和的小日子就是自己最理想的生活。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在日常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在老子眼中,“無為”是那樣高妙,是“道”在化生萬物時所遵守的法則,是人生旅途上的燈塔和路標;“無為”又是那樣貼近生活,是人們在為政治國中所借鑒的智慧,也是在簡易平凡中透出的非凡光芒。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