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間信仰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9 瀏覽次數:次
中國民間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他把傳統信仰的神靈和各種宗教的神靈進行反復篩選、淘汰、組合,構成一個雜亂的神靈信仰體系。不問各路神靈的出身來歷,有靈就香火旺。鮮明地反映了中國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自然神
所謂自然神,指的是自然現象被人格化之后升格為神。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有許多自然神,我們這里主要介紹在中國古代比較有影響的幾個自然神。
昊天金闕,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道教的最高神本來是元始天尊,但在民間信仰中玉皇大帝的地位遠超過了元始天尊,成為統轄天下眾神的至上神,以致使原有的道教最高天神逐漸都退居玉皇大帝臣下。
王母娘娘的崇拜也是中國最為廣泛的世俗神崇拜。王母娘娘又俗稱西王母,瑤池金母。民間的祀奉又多因西王母傳說的影響。比如,傳說王母娘娘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夫人,有一年七月七日,她把四顆蟠桃送給漢武帝,漢武帝吃了之后,覺得很好,想把核拿去種。王母娘娘說,這種蟠桃三千年結一次果,人間是無法種活的。又有傳說講,后羿曾向西王母求得蟠桃,那是長生不死之藥,被嫦娥偷吃了,升上月宮。這種種傳說使得民間更加信仰王母娘娘,認為她能夠賜福添壽。
民間信仰中的雷神龍身人頭,長著鳥喙、雞爪,背有翅翼,手持椎槌。由雷崇拜發展而來的對閃電的崇拜也是中國民間信仰天象的一大特色。中國民間信仰喜歡為神靈聯姻,因此,在民間信仰中,雷神與閃電神相依相伴,有雷公電母的說法。
東岳大帝是泰山之神,是道教中的重要山神。但后來東岳神卻被視為冥司之主,泰山也成了治鬼之府。這是為何呢?在秦漢以前,中國沒有天堂地獄的概念,只有赴黃泉的說法。自漢代以后,人們認為人死后魂歸泰山,泰山因而成了治鬼之府。東岳大帝也成了主管幽冥十八層地獄及世人生死貴賤的幽冥之王。唐宋之后,東岳大帝和佛教的地獄,道教的陰曹地府,再加上民間傳說,形成了中國民間信仰中的陰間地獄。佛教的六道輪回中有地獄,它的統治者,即幽冥之王,就是閻王。唐朝時有十殿閻羅的說法。在道教中也有幽冥之王,叫酆都大帝,是天下鬼神之宗。酆都指的是四川東部長江北岸的酆都,現在叫做豐都。豐都城東北有座平都山,那就是中國著名的幽都,是道教中的閻王爺治鬼的陰曹地府。據《封神演義》講,東岳大帝是商代大將黃飛虎,死后被姜子牙封為五岳之首,執掌幽冥十八重地獄。山西蒲城縣柏山有一座典型的東岳廟,全部建在地下,有完整的十八層地獄。最上一層是東岳大帝黃飛虎,其次是十殿閻羅、六曹判官,各個怒目圓睜,形態逼真。地獄里還有120個冤鬼在忍受著刀山、碾磨、剜眼、割舌、剖心、鋸切、油煎等各種酷刑,再現了中國神話中的地獄真相。這時候的東岳大帝,與最初的泰山神,已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職業神
在民間信仰中還包括較大一部分行業職能神的崇拜,舊俗極具講究尊師重道。民家供奉祖宗牌位,正戶題名為“天地君親師”或稱“天地國親師”,其中“師道”列為五尊之一. 我國各地各行業千古流傳,均有供奉“祖師爺”的習俗,較常見有:
農業。奉祀土神和谷神。周代的始祖名棄,又名后稷,在堯、舜時期被封做農官,教民耕種稷麥,故后世農業尊其為祖師,并與社神合一,稱為土地神,村野之間,每隔三五里的田頭路邊就建有一座小矮屋——土地廟,皖西南一帶稱之為“社祀廟”,各有土地公婆的神像供奉。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后,各土地廟均被拆除;90年代又有所恢復。
裁縫業。尊奉軒轅氏(黃帝)。《史記》稱黃帝:“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后世尊其為中華文明的“人文初祖”。因傳言黃帝曾教民眾用骨針穿麻線縫樹葉和獸皮做衣。故被縫紉業尊為祖師。
蠶絲業。尊奉嫘祖(又作累祖)。傳說她是黃帝的妻子,曾教民養蠶治絲,北周以后被視為蠶神。
釀酒業。凡酒坊、酒館、酒家均尊奉杜康為祖師。杜康即少康,為夏代的第五任君主!墩f文解字》稱其為“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又傳言禹帝曾命“儀狄造酒”,有的地方亦尊儀狄為酒業的祖師。
竹木泥瓦匠。同尊魯班為祖師。歷史上確有其人,氏公輸,名般(取同音字為“班”),春秋時魯國人,故稱魯班,生平創造過云梯、石磨、木作工具及木制飛烏等,為當時杰出的發明家。
鐵業。鐵匠、銅匠、銀匠與冶鑄業均尊太上老君為祖師!独献觾葌鳌贩Q:“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號老子;耳有三漏,又號老聃。”傳說老子曾鑄造八卦爐(后人稱為“老君爐”)煉制丹藥以求長生。
教育。尊孔子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舊時書生、學子、學童在家中正堂,私塾、縣學、府學、大學均在正廳供奉孔子牌位?鬃用,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晚年致力于教育并著述立說,史稱他曾授教“弟子三干,賢人七十”。
商業。供奉財神牌位。道教奉“趙公元帥”為財神,其像黑面濃須,騎坐黑虎;相傳其人姓趙,號公明,秦時得道于終南山,封號為“正一玄壇元帥”。商界又尊范蠡為祖師。范蠡,字少伯,楚國宛人(今河南南陽),曾協助越王勾踐滅吳,功成后棄宮經商,游齊國稱鴟夷子皮,在陶(今山東定陶)稱陶朱公,經商曾“三致千金”均散濟貧民,其商德極受后人崇敬。
豆腐業。江淮大地奉淮南王劉安為祖師。其人為劉幫之孫,襲封淮南王,治壽春(今壽縣),因“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編成《淮南子》一書,并在熬制丹藥時,無意間用黃豆、鹽鹵做成了豆腐腦(即水豆腐),
中醫業。戰國時醫學家扁鵲創立望、聞、問、切“四診”醫術,后世即尊奉他為中醫的祖師。扁鵲姓秦,名越人,河北任丘人。漢代醫學家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倡導辨證論治原則,被后世尊為“醫圣”。民間醫業尊華佗為祖師,華佗名甫,字天化,沛國譙(今毫州市)人,曾創制麻沸散(麻醉藥)用于外科手術,故被尊稱為“外科鼻祖”。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千金方》,被后世譽為“藥王”。中草藥制作及民間藥鋪藥店則尊奉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為祖師。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蘄州人(今湖北薪春人),著《本草綱目》傳世。
制筆與造紙業。傳說秦朝名家蒙恬曾改良過毛筆,故被尊奉為制筆業的祖師。世傳東漢蔡倫為造紙術的發明人,故民間紙槽作坊、紙業店鋪均供奉“龍亭侯”樸像脾位,尊為祖師。蔡倫,東漢桂陽(今湖南郴州)人,官任尚方令,封龍亭侯。
印染業。染坊店奉東晉葛洪為祖師。葛洪字雅川,自號抱樸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抱樸子》一書,曾在煉丹中提煉出各色染料,被后世應用來印染布帛、紙張。
戲曲業。尊唐玄宗李隆基為祖師。因唐玄宗曾召集歌舞藝人與宮女在梨園學藝,并時常親自執槌擊鼓演奏配樂。因而,后世均稱戲曲藝人為“梨園兄弟”。
火腿業。尊宋朝宗澤為祖師。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為宋朝名將。相傳他發明了火腿的制作方法,流傳甚廣。
織布業。尊黃道婆為祖師。黃道婆為松江烏泥涇(今屬上海市)人,少年時流落至崖州(今海南崖縣),從黎族人學習了紡織技術。后回鄉改革、推廣軋花、紡車和織機技術,影響深遠。
評書業。尊明末杰出的說書藝人柳敬亭為祖師。評書古稱評話,又稱鼓書、板話。柳敬亭,本姓曹,通州(今江蘇南通)人,被后人譽稱為“柳評書”。
另外,流傳數千年之久儒、佛、道三教,又分別尊奉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為祖師,在民間影響也極其深遠。
財神崇拜也是最普遍的世俗神信仰之一。明代傳說招財進寶利市之神是趙公元帥,即趙公明。此神下屬有四神,即招寶天尊曹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這班神靈都是專司錢財珍寶的神,以趙公明為主財大神。明清兩代財神廟香火極盛。商賈百姓年年都要迎祭財神。財神的形象為黑面多須,手執鋼鞭,跨下黑虎,一副武將裝束。因此,在民間又俗稱為"武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初五接財神,趙公元帥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神像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敲鑼打鼓放爆竹,迎接財神。信奉關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圣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為滿足人們升官發財、多子多福、福壽延年的需求,后來又相繼出現眾多的文官門神和祈福門神。祈福門神并非門戶的保護者,只是為祈福而用,中心人物為賜福天官。也有劉海戲金蟾,招財童子小財神。供奉、張貼者的家庭多為商界人物,希望從祈福門神那兒得到功名利祿。經歷代變遷,門神已成為多功能的保護神,具有驅邪魔、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功能,成為最受歡迎的民間俗神之一,歷久不衰,至今仍盛。如果按照起源來劃分,那么財神可以歸為我們下面所要介紹的人神一類,而門神屬于自然神,我們按其功能將這些神歸入職業神一類。也有些學者另辟一類,將福、祿、壽、喜、財、門神等歸入社會神。
人神
中國民間不但信仰神,也相信鬼。民間之所以相信人死后會變成神或鬼,是因為人們相信人死后靈魂不滅。秦漢以前,中國沒有天堂地獄的概念,人們對鬼神的去向不十分明確,只是模糊地認為神住在天上,鬼游蕩在世間,或入黃泉。所以,中國民間不僅重視祭祀自己的列祖列宗,祭祀黃帝、炎帝,還要為許多為百姓做事的地方官立祠祭祀,讓他們死后靈魂有個歸宿。但這種祭祀還算不上俗神崇拜。將英雄作為神來祭拜的,在中國民間并不多,主要是岳飛和關羽。對岳飛的神化自南宋就開始了,現在杭州西湖邊上的岳王廟,就是南宋嘉定年間修建的。不過中國民間信仰中最普遍的人神是關羽,關羽因其忠義,被歷代皇帝追謚為關帝。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