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的岳元帥 雙帝廟合祀關羽岳飛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5-27 瀏覽次數:次
岳飛
簡介
岳飛(1103-1142)字鵬舉,漢族。生于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
紹興十一年(1142)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臨安大理寺獄中。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兩宋文臣、武將得通謚者以"忠武"最美),有《岳武穆集》傳世。
道教中的岳元帥
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杰出的軍事統帥、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他被奸臣秦檜以“莫頒有”的罪名害死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追謚為“武穆’;寧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為“鄂王’。人們普遍敬仰岳飛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贊頌他精忠報國的英雄業績,更同情他告冤而死于盛年,所以水遠懷念他,奉其為神,立廟祀奉。因為他生前是抗金的大元帥,所以他成神之后,人們仍稱之為“岳元帥”。
據《宋人軼事匯編》卷十五引《三柳軒雜識》日“太學守土之神,岳侯也。”可見宋代將其奉為土地神,神位不算太高。而《歷代神仙通鑒》、《列仙傳》等則視岳飛為張飛、張巡之后身。至近代,又有說其為東岳速報司之神者,如《北平風俗類征》稱“東岳廟有七十二司,相傳速報司之神是岳武穆。凡負屈告冤,心跡不明的,都于此處設誓盟心,最有靈驗!彼耘f時道士設壇驅妖降魔時,總要召請各路有法力的神明,而在所請的諸神中,最常見的神祗就是岳元帥。
岳飛
雙帝廟合祀關羽岳飛
此外,民間還有以岳飛為關羽轉世之說,舊時北京有“雙帝廟”合祀二位。雙關帝廟是北京有名的關帝廟,共有兩處,一處在西四,一處在崇文區茶食胡同。北京百姓之所以稱之為雙關帝廟,是因為在廟中供奉的除了關老爺之外,還有岳飛的塑像。民間傳說,岳飛是關老爺轉世,所以能夠“精忠報國”。于是岳元帥倒是沾了關羽的光,廟也就稱為雙關帝廟了。關帝廟稱“雙”,在其他地方似乎沒有,F在,兩處廟宇中北京西四鬧市中隱藏的雙關帝廟還在,崇文區茶食胡同已經無存。
除上述兩處之外,玉泉山原來還有一處。
歷史上對岳飛的封賜
據《宋史·岳飛傳》載,宋孝宗還賜號其為“褒忠”。
又據《湯陰縣志》記載,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改謚“忠武”。
明代祀祭岳飛十分盛行,代宗景泰時(1450-1457年)特封賜廟額為“精忠”。
道教吸收了這種信仰,一些道經中列岳飛為護法元帥之一,民間也有將其視為門神加以祀奉的。如今杭州有岳王廟和岳飛墓,其故鄉河南湯陰也有宏大的祠廟,瞻仰者絡繹不絕,香火旺盛。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