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夫子魁星帝君 掌管學業文章之神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5-26 瀏覽次數:次
大成夫子魁星帝君
魁星,又稱奎星。宄其源,與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關系。奎宿為星官的名稱,又叫“天豕”、“封豕”。為二十八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奎星共有十六顆,包括星女座九顆星和雙魚座七顆星,古人認為他是主管文運的神,遂對其加以崇拜。清代學者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二說:“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奎為文之府,故立廟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為鬼舉足而起其斗。”略見自奎而魁的緣由。《玉函山房輯佚書》所輯《考經授神契》云:“奎主文章。”指的也是這位星神。東漢宋均對此注曰:“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可見,在東漢時,已有“奎主文章的信仰,并常以“奎”稱文章、文運,如稱秘書監為“奎府”,稱皇帝寫的字為“奎書”、“奎章”。
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第即稱作“魁”,就是出于“魁”與“奎”的同音,并有“首”之意的緣故。如明朝時,科舉要實行“五經取士”。所謂“五經”,就是《詩》、《書》、《禮》、《易》、《春秋》,為儒家崇奉的五部經書。每經所考取的頭一名稱之為“經魁”。“魁”即有“首”、“第一”之意。在鄉試中,每科的前五名必須分別是其中一經的“經魁”,故又稱“五經魁”或“五經魁首”。此外,科舉考試中,進士第一名稱狀元,也稱作“魁甲”;鄉試中,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也稱作“魁解”,均有“第一”之涵義。
魁星寶誥:
至心皈命禮 魁罡正氣 奎壁元精 兩極萃華 五行秉德 匡扶文運 居二十八宿之微垣 考核士流 察三萬六千之善行 緣捐德而空中糊眼 憑陰功而暗里點頭 開愚性以聰明 啟迷心以穎悟 廣布孝友文章之化 襄贊功名祿秩之權 文武場中 春秋園內 鼓筆飛鸞而煥彩 剃須釋褐以梯榮 判金榜于七曲天宮 衡玉籍于桂香殿寶殿 大悲大愿 大仁大威 錫慧通靈扶文助道 東方木宿魁斗星君。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