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祭灶規矩多 女不祭灶為避嫌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05-01 瀏覽次數:次
“二十三,糖瓜粘”。農歷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如果說臘八是開場的鑼鼓,那么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在這一天,我國民間有糖瓜祭灶、祈福納吉的習俗。
臘月二十三祭灶忙
民間有祭灶官的傳統
中國民間稱“灶神”為灶王爺、灶君、灶王、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據民間傳說,灶神受天上玉皇大帝之命常駐人家,司察人間的是非善惡。凡家內各事,灶神均有權管理。他觀察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并把好事壞事都記錄下來,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這天上天向玉皇大帝"打小報告",以降福禍于其家,因此人們對此特別重視,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都要祭祀灶神,民間稱“祭灶”、“辭灶”、“送灶”。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神的神位,在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橫批為“一家之主”,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既然灶神掌握一家的吉兇福禍,因此,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神,求其高抬貴手。除了雞鴨魚肉外,供品中最突出的當屬糖瓜,這類食品又甜又粘,不僅甜了灶神的嘴,也黏住了灶神的嘴,同時也黏住了灶神的心,為的是讓灶神多說好話。
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資料圖 圖源網絡)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系。所以灶王爺又叫“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北方小年從臘月二十三日開始。
祭灶小貼士: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民間傳說,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話人物化身的男性神,是個很有范兒的小白臉,用現代的話來說,灶神是位帥哥。月神嫦娥是位天宮第一大美人,所以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有避嫌之意。
祭灶不祭灶 全家都來到
這一天強調團圓,在外的游子,都要在祭灶前回家準備過年了。
灶王吃糖瓜 嘴巴甜如蜜
灶王吃糖瓜
北方的“糖瓜”是麥牙糖沾芝麻做成葫蘆或瓜形。另一種“關東糖”是以江米磨粉加飴糖制成,又硬又脆,可以久存。
灶王送上天 家中無禁忌
自廿五日至除夕這五天,由于家神俱已上天,百無禁忌,所以民間也多在這幾天內舉行婚嫁。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