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學科的探索——評《中國文化產業通論》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8-17 瀏覽次數:次
十余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很大程度上突破了體制的限制,并一再凸顯了理論的滯后,這使得構建文化產業的學科理論體系迫在眉睫,很多學者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范建華撰寫的《中國文化產業通論》就是這一努力的最新進展。
文化產業兼具經濟和文化的雙重屬性以及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力量,使其在文化經濟一體化時代迅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在這個學界共識的基礎上,該書的基本出發點就是“揭示中國文化產業所遵循的人類文化產品生產、交換、消費的一般原則和中國文化產業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屬性下的基本內涵”,并希冀與此“構建一個既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準則,又具有中國特色較為完善的文化產業學科體系。”
作者嘗試對中國的文化產業問題做一基礎性的、全面的、系統化的“通盤考慮”,因此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無不涉獵。比如針對文化產業自身發展的問題,如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管理、文化產業集群、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規劃等;針對與文化產業發展相關的重大問題,如文化與金融、文化與科技、文化與旅游、文化與城鎮化等,都進行了認真的學理梳理和有深度的探究。特別是本書高度關注知識產權問題,從知識產權保護的作用、任務和實施路徑方面順次展開,并進一步對文化產業中具體的產業門類的知識產權保護案例進行了深入探討,獲得了一系列有價值的見解。此外,通過歷史事實,作者提出在盛唐時期中國就已形成了文化產品的大眾消費群體,在宋代隨著大中型城市的出現,文化生產甚至出現了規模化、集約化和市場化形成。這些探索都是有一定啟發意義的理論建設。
“通”與“論”的緊密結合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復合。這種學術研究方法來源于作者的學術背景和現實責任感。范建華學“史”出身,所有的問題他都習慣在“根源”的角度來加以探求,在橫向的“寬宏”視野中總是又貫穿著縱向的一種“追根溯源”。
《中國文化產業通論》 范建華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