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體質養生之氣郁體質
欄目分類:中醫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04 瀏覽次數:次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氣郁體質者如何養生。
體質特點 “養生主”網站
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動,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若病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頸項癭瘤;或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氣;或腹痛腸鳴,大便泄利不爽;或氣上沖逆,頭痛眩暈,昏仆吐衄。
養生方法
飲食周養:可少量飲酒,以活動血脈,提高情緒。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蕎麥、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皮、刀豆、香櫞等。
調攝情志:此種人性格內向,神情常處于抑郁狀態,根據《內經》“喜勝憂”的原則,應主動尋求快樂,多參加社會活動、集體文娛活動,常看喜劇、滑稽劇、聽相聲,以及富有鼓勵、激勵意義的電影、電視,勿看悲劇、苦劇。多聽輕快、開朗、激動的音樂,以提高情志。多讀積極的、鼓勵的、富有樂趣的、展現美好生活前景的書籍,以培養開朗、豁達的意識,在名利上不計較得失,知足常樂。
運動鍛煉:因體育和旅游活動均能運動身體,流通氣血,既欣賞了自然美景,調劑了精神,呼吸了新鮮空氣,又能沐浴陽光,增強體質。氣功方面,以強壯功、保健功、動樁功為宜,著重鍛煉呼吐納功法,以開導郁滯。
藥物養生:常用以香附、烏藥、川楝子、小茴香、青皮、郁金等疏肝理氣解郁的藥為主組成的方劑,如越鞠丸等。若氣郁引起血瘀,當配伍活血化瘀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