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札記(十九)孤獨的牧羊人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8-19 瀏覽次數:次
牧羊人和它的牲畜們出現在視野里,那絕對是一幅純美的水墨畫。蔚藍的蒼穹下,綠蔭無垠,騎著健壯的駿馬在山包上駐足遠眺,牧羊人和他的牲畜在這綠色的畫卷上游走著,不時地變換著隊形。幾只純種的牧羊犬在畜群中跑來跑去,它們在替主人維持著秩序。動物們吃飽安靜下來的時候,這些狗兒們來了興致,會去抓旱獺或者跟野兔賽跑,運氣好的時候它們會抓到一只嘗鮮解饞。
牧羊人大都居住在草原深處,開車行進在草原上,遠遠地幾十公里之外就能看見白色的蒙古包。藍天白云下,綠草如茵的草原上,白色的蒙古包很顯眼。蒙古包附近有牧民的越野車、摩托車、卡車甚至還有籃球場。由于草原上沒有手機信號,這些交通工具也算是通訊工具了。
牧民們多才多藝,由于遠離城鎮又單家獨戶,他們幾乎個個都是多面手。開車、修車、放牧、割草、拆解帳篷、給牲畜們看病,殺羊煮肉,他們幾乎無所不能。嚴酷的自然環境里鍛煉了草原人的體魄,他們的性格堅毅頑強。
蒙古溫暖的時間只有三個月,五月下旬當河里的冰開始解凍的時候,草原上的草兒慢慢變綠了,牧羊人每天趕著自己家的牲畜去草場,這些忍饑挨餓了一個冬天的動物們看到鮮嫩的青草便胃口大開,一片草場是支撐不了幾天的,所以牧羊人必須經常變換草場。有草場的地方還得有水,動物和人都得喝水。草原上的河流和水洼很多,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九月份當西伯利亞的寒風不期而至時,冬天這就算來臨了,草原一片枯黃,大雪時時都可能會將整個草原覆蓋。漫長冬季將近九個月,牧羊人日子最難熬,因為一場暴風雪就會摧毀自己一年來的勞動成果。所以每到八月份草長得最高最肥的時候,他們會天天割草,把草曬干,再打成四方形的草垛,然后運回蒙古包,以備冬天不時之需。冬天如果雪不大的時候,牧羊人還得趕著自家的牲畜去河邊,那里的雪薄,牛羊會自己扒開雪找草吃。當然河邊的草在溫暖的季節里是不能讓動物去吃的,那是給冬天預留的草場。
如果自家的牛羊病死了,牧羊人不會去理會的,他認為那是牲畜們的歸期到了,那是長生天留給猛禽們的禮物。牧羊人最快樂的時光只有三個月,這個溫暖的季節里,是他們最愜意的時候。一大早趕著牛羊去草場,懷里揣著一瓶烈酒和肉干,那就是一天的干糧。中午時分,酒飽飯足之后困意襲人,往溫熱的草地上一躺一覺睡到自然醒。
草原上一天到晚溫差很大,牧羊人對酒情有獨鐘,蒙古城鎮的大街上或者草原深處,經常可以看到步履蹣跚或者躺在地上人事不省的壯漢。草原上的人長年生活在馬背上,所以蒙古人天生羅圈腿,別看這些人走路緩慢,甚至腳步不穩,一旦他們跨上馬背便精神倍增健如飛,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會絕塵而去,消失在人的視線之外。行者無疆,牧羊人的思想就像草原一樣的空闊,他的心思在遙遠的天際之外,腳下一直有走不完的路,跨下的蒙古馬可以帶著主人浪跡天涯。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tbbhh.cn